选择的困境:你是那头布里丹毛驴吗
选择的困境:你是那头布里丹毛驴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
选择的过程就是放弃的过程,选择一种可能性,等同于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性。这一逻辑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困境:选择越多,失去越多,后悔越多,痛苦越多,就像泰伦斯所描绘的“我周围都是洞,到处都止不住地在流失”。那么,如果你不做选择呢?
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最后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那头毛驴最终之所以饿死,原因就在于它左右都不想放弃,从而将自己置于选择的困境。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也经常面临着种种抉择,如何选择对人生的成败得失关系极大,因而人们都希望做出最佳的抉择,常常在抉择之前反复权衡利弊,再三仔细斟酌,甚至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并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反复思考。如果我们犹豫不决,就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有个农民的妻子和孩子同时被洪水冲走,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妻子,孩子不幸被淹死了。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说农民先救妻子做得对,因为妻子不能死而复生,孩子却可以再生一个;有的却说农民做得不对,应该先救孩子,因为孩子死了无法复活,妻子却可以再娶一个。
一位记者听了这个故事,也感到疑惑不解,便去问那个农民,希望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想不到农民告诉他说:“我当时什么也没有想到,洪水袭来时妻子就在身边,便先抓起妻子往边上游,等返回再救孩子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人生充满了选择,我们总要在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做出决断。只要决定了某一个选择,从长远来看,任何选择总是对的。一旦选择成为事实,它就会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事实,最后这些事实就铺天盖地完全笼罩你,并且使你自己也成为事实的一个组成部分,你不可能再去否定它,因为否定它等于否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