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努尔哈赤
1559年,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的一个满族奴隶主塔克世的家中,降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开国之祖,他便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是后金政权的建立者,也为清王朝的建立打下深厚的基础,在清朝建立之后,被尊称为“清太祖”。
努尔哈赤从小便是一个军事奇才,会说汉语,喜欢看《三国演义》,从中学习战争策略,而且很有野心。为扩张领土,他1583年率领部队和尼堪外兰作战攻下图伦城,并且在“建州老营”建城,又在祖居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东北部,1603年,迁都到赫图阿拉。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成为后金大汗。
萨尔浒大战的遗物——明代铁炮
1618年,努尔哈赤认为明朝对自己的敌人女真部袒护,于是颁布“七大恨”,开始正式出兵想要推翻明朝政权。
八旗大纛
八旗大纛是八旗军队的八面军旗。1601年努尔哈赤创建黄、白、红、蓝四旗军队,每旗军队各以本旗色布绣一云龙为本旗旗徽。1615年,增建镶四旗,旗帜均镶边。
这“七大恨”包括: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亲和祖父;明朝偏袒叶赫、哈达两部,欺压建州女真;明朝强令努尔哈赤赔偿关于后者所杀越境之人的命;明朝派兵保卫叶赫部;因明朝支持叶赫部,叶赫部将其“老女”转嫁蒙古;明朝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的柴河、三岔和抚安三地;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其人嚣张跋扈。
宣布了“七大恨”之后,就在1619年时,明朝兴兵14万讨伐建州。萨尔浒之战就此打响。此战当中,努尔哈赤把握有利战机,集中兵力击败明军,歼敌6万人,大胜而归。关于萨尔浒之战,阎崇年先生说,努尔哈赤是集“天、地、人、己”“四合”于一身才取得成果。
“天合”包括“大天时”和“小天时”。首先,明朝腐败,这是“大天时”,努尔哈赤再以“七大恨”巧妙地拨动战争的正义天平。其次,当时是阴历三月初一,东北赫图阿拉附近气候寒冷、冰天雪地,明朝军队多是从南方调来的,行进困难,天寒地冻,人饥马饿;而努尔哈赤的部队土生土长,对寒冷的气候已经适应。这就是所谓的“小天时”。魏源说:“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努尔哈赤占尽大小“天时”,已经握住了战争的主动权。
“地合”主要指地利。明朝的军队有战车,有炮,适合于攻城和平原远距离作战,萨尔浒山麓道路崎岖,西路几万大军在山沟里无法汇集起来。努尔哈赤就利用这个地势,趁统帅杜松分兵两路的时候,直扑萨尔浒大本营。此其一。其二,北路军在尚间崖、雯芬山和斡珲鄂漠扎营,犯了兵力分散的大忌。其三,努尔哈赤命皇太极等抢占阿布达里岗,利用有利地形伏击东路明军。这些积极主动的战略部署,让他们充分利用了地利因素。
“人合”即人心所向。努尔哈赤平时就很注重对人心的拉拢,尤其是猛士与将才。在他与其他部落打仗时,有两个勇士差点将他射杀,城破被俘后,努尔哈赤不但没有杀他们,反而封他们为官,辖户三百。对待盟友努尔哈赤亦是大方,因此很得手下和盟友的信任。而此战中,明调集11万兵马直扑过来,企图一举消灭后金,民族生死关头,更激发了女真勇士的“誓扫明军不顾身”的决心。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民与上同欲也”,而“上下同欲者胜”。
“己合”就是心态好,身心合一。面对气势汹汹、号称47万的明军,努尔哈赤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应战,按照“任它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萨尔浒大捷充分体现了努尔哈赤卓越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此后,他又攻下了辽东地区防御后金的屏障开源和铁岭,于1621年迁都辽阳,建东京城。1622年,努尔哈赤再和夺取明辽西重镇广宁辽东经略熊廷弼交手,后者兵败被斩。1625年,努尔哈赤再次迁都至沈阳。
几十年的争战下来,努尔哈赤不仅展露了军事上的才智,在国家政权巩固和建设上也很有方法。他注重对人才的任用,招募了很多有用之才为他献策,并且对功臣特别的礼遇和优待。同时确立以抚为主,以剿相辅的方针,抗拒者杀,降者编户,来归者奖,争取到很多敌人,周围的部落前来归附,壮大了队伍。在外交上,他与蒙古联盟,并向明朝纳贡,在没有这些强敌的情况下进行自己统一女真的事业,巩固了后金的政权。
努尔哈赤与明朝的战斗多半都是取胜,占领了明朝东北部很多地区,努尔哈赤决定乘胜追击,正逢辽东的经略高第命令撤去关外各城的守御,将部队全部撤入山海关,只剩抗命不撤的袁崇焕坚守兴城。他立即调集13万大军进攻兴城。
在这场战斗中,双方兵力悬殊,而且袁崇焕是文官,努尔哈赤认为此战必胜。但是袁崇焕却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军事家,在兴城外,两军进行了斗智斗勇的较量,袁崇焕使用木柜装大石来投掷金兵,金兵用牛皮作战车抵御,并用铁车撞击城墙,挖掘墙角,就在城墙要被攻破时,明朝军队从城墙上扔下很多被子,当时天气寒冷,金兵开始争抢棉被,结果城墙上又扔下装着火的木框,被子立马被点燃,烧死很多金兵。这样僵持了几日后,袁崇焕依然带人死守城门,努尔哈赤却被大炮打伤,不得已退兵。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他一生争战无数,首尝败绩,终结了43年不败的神话。一颗高傲的心也在耻辱与遗憾中备受煎熬。
1626年9月11日,努尔哈赤在太子河中的船上,怀着深深的遗憾,带着如同他的年号——“天命”一般的命运离开了。他的人生幕布缓缓落下。
纵观努尔哈赤一生的征战史,不难发现,他巧于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各方面因素,在这卓越的战绩背后,隐藏着的是一颗冷静、沉稳、善于等待、利用机会的心。努尔哈赤的战争策略非常灵活,采用的是以战养战之策,能战则战,不战则走,伺机寻求更有利的机会。作为统治者,他是清王朝的奠基人,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多次打败明朝军队,扩张领土巩固政权,为清朝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个军事家,他的战略战术同样值得后人仔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