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会战:苏德战争最终定乾坤
库尔斯克会战:苏德战争最终定乾坤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7月至8月间东线战场德军和苏军在库尔斯克进行的一场会战,是苏德战场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战役。在这次会战中双方共出动了250万士兵和6000多辆坦克参加了战斗,因此它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争。
苏军在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德军南方集团军总司令曼施坦因向苏军进行反扑,并诱敌深入,而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德军中央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分别控制了北边的奥廖尔、别尔哥罗德地区,其突出的部分就是苏联军队,苏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德军在取得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后,曼斯坦因希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进行一次主动攻击以达到歼灭苏军目的的计划。希特勒采纳了这项计划,命令中央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联合摧毁驻扎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联军队,这次战斗被命名为“堡垒”作战。
苏军方面,瓦图京大将建议主动攻击以获得战略主动权,朱可夫为代表的将领则坚持苏军要先做好防御工作,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以守为攻。斯大林最终采纳朱可夫的建议,苏军在库尔斯克转入了积极的防御准备,修筑多道宽度超过100英里的防御沟,由战壕、铁丝网、反坦克火力点和反坦克沟壕以及雷区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防御体系。
苏军从俘获的战俘口中获知了德国的“堡垒”计划,为了打乱德军的进攻,苏军在7月5日晨率先向德军阵地展开了炮击,库尔斯克会战正式开始。
战争在南北两线同时进行,苏联军队对德军的进攻进行有效的防御。南线战场上,德军在苏军的突然袭击中损失很大,但随后德军还是按计划发起进攻,攻破了苏军的两道防线,并强渡佩纳河,并在7月6日取得了该地区的制空权。当日晚,苏军指挥官瓦图京得到华西列夫斯基部队的增援,并在接下来两天内有效抵御了德军的进攻,且扭转了空中的劣势。
但是,德军还是一直进攻到普罗霍罗夫卡城下,于是苏德双方在7月12日上演了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由于苏军的t-34坦克在正常的作战模式中无法对德军的“虎”式坦克实施有效打击,所以便以高速度冲向德军的坦克,希望进行近距离作战。苏军在冲锋中损失惨重,双方近距离的战斗则更加惨烈。坦克在攻击中被一辆辆摧毁,其他的坦克便在摧毁的坦克旁继续激烈地战斗。双方士兵在坦克被毁后,亦展开了肉搏,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德军在这次的坦克大战中摧毁了大量的苏联坦克,但却始终未能攻下库尔斯克,而苏联援军不断地到来又加固了苏军的防线。
随后,苏联空军逐渐取得了制空权,失去制空权的德国将领们向希特勒提出放弃奥廖尔向后撤退的请求,但被希特勒严词拒绝。墨索里尼下台后,意大利退出战争,德军不得不抽调兵力去驻守意大利,而在奥廖尔的德军开始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无奈之下,希特勒只好同意撤退。
在北线战场上,德军第一天经过激烈战斗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第二天苏德双方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大战,苏军坦克屡受重创,德军一路杀到苏军第二条防线前,但被苏军的援军阻止。接下来几天德军企图夺取波内里,多次攻入市区,但又都被苏军赶出。苏空军还夺取了库尔斯克北部地区的制空权,德军虽给苏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苏军还是坚守住了阵地。在波内里城内,德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占领了大半个波内里。然而,苏军仍控制着市内一些重要据点,使德军无法继续推进,德军将领莫德尔被迫让军队在7月10日转入战略防御。
8月份,苏军进行反攻,以大炮、火箭炮打响战斗,以坦克和步兵发起攻击,很快突破德军第一道防线。战至8月17日,双方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德军的反击曾使苏军惨遭重创,而苏军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很快又扭转了局势,继续进攻。22日晚,苏第53集团军率先攻入城内哈尔科夫,德军开始全面撤出。苏军于当日收复了北方的哈尔科夫。
库尔斯克会战中,面对德军的攻击,苏军运用了得当的防守策略,并在军队部署和防御阵地的建设上做好了严防的准备;德军虽然拥有武器装备上的微弱优势,但是其在军队的数量上及军队的补给上输给了对方,而战局也不利于德军,最后只能被迫撤退。此后,苏军乘胜追击进行大反攻,把大批德军赶出俄国领土,这次战役因而也成为苏军全面反击德军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