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回忆
萌萌回忆
文/田立年
1
我和萌萌认识的时间不长,平常来往也不能算多。正如刘小枫老师在萌萌追悼会上所说,和萌萌相识的人有早有晚,有远有近,但萌萌都给他们留下了长久不能磨灭的印象。当萌萌离开我们而去,这种印象变得更清晰了。我们突然意识到,当我们失去萌萌,我们失去的是多么多。
2
说来惭愧,我这几年比较消极,越来越少主动跟朋友联系。总是作为大姐的萌萌主动和我联系,总是她关心我的情况,或有事和我说。我记得有一次萌萌来电话,我还和她说起,知道她这些年事情很多,身体也不好,有时会想到,不知道她是不是各方面好了一点,但自己越来越寥落消沉,没有经常联系问问她的情况。萌萌什么都没说,没有回答我,仍然继续说她的事。我觉得她听我这样说,好像茫然无所对,对这话没有任何体会。也许对她来说,关心别人、关心朋友,而不是想到自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她爱这个世界,爱很多很多人,爱很多很多事,她的爱是充盈的。记得就是去年,也许正是在她最终病倒之前,萌萌还打电话给我,为我工作的事操心。
3
这几年听她说颈椎有问题,以为这是很常见的病,虽然很难根治,但也没有生命危险,没想到其实竟是致命疾病的表象。
4
我认识萌萌晚,也没怎么听她讲过她的过去,但看过一点萌萌过去的经历。从片段的了解中,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最好的时光是“文革”中那些困难的日子。也许,最热烈的生命需要最大的危险,才能放射出最深沉的光辉。萌萌也许不能同意我这样说吧。在那些日子里,一个心地和外表都如此美丽的女子,一个在磨难中的女子,让我想到那些圣徒。其次,是她在“文革”后走进大学的那些灿烂的日子。我不合时宜地将这两段日子想象为她生命的春天和夏天。这样,我是在她生命的秋天认识她的,并最终看到了秋天无情肃杀的一面。现在该是冬天了,斯人远去,生命的繁华销声匿迹,我们唯一能些许安慰自己的是,在寒冷的冬夜,头上的星空灿烂而清冷,那里面是不是有萌萌关注我们的目光呢?
当我写这些文字时,我觉得萌萌在天上看着我们。
可惜我无法让她校正我的回忆,改正我的文字。
5
萌萌性格热烈,天真,勇于相信,但她又非常细心、谨慎。据萧帆说,这一面是她在“文革”劳动改造时养成的习惯。她打电话总是很长,也总是担心你听那么长的电话是不是会累,看你是否已经坐在一个舒服的位置上。她也经常担心自己对别人是不是说了什么严厉的话。当很多人在一起讨论时,她也总是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专注地听着别人说话,自己很少说话(但我在这种场合见到她的次数很少,所以只是我个人的印象)。
不过,总的说来,我觉得她更多是一个行动者。包括萧帆在内,他们比我们都大,却比我们都天真,敢于行动。有一件小事。记得好几年前,有一次我和吴伯凡带他的小孩旗旗在恒基中心下面吃午饭,正好碰见萧帆下来吃饭(这也是我唯一一次见到萧帆),看到旗旗很好,会说话,说到幼儿园还可以,萧帆说把南楠也送到北京的幼儿园吧。当时我听了以为只是这么说说,没想到后来吴伯凡告诉我,很快他们就让南楠坐飞机从海南来了。
萌萌是一个能够将知识分子的理想精神和行动结合起来的人。这从她这些年在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上的努力也可以看出来。这样的人是能够传奇般生活的。但我有时似乎觉得,生活、时代和社会并没有为她的这种能力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环境。
6
当萌萌远去,很多人都会感到,一个似乎最不以死亡和忧愁为意的人远去了。萌萌经历过许多风雨,身边总是纠缠着许多事情,但这些似乎并没有在她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痕,停下她的脚步。甚至让她曾经被抓和被劳动改造的“文革”,也绝对没有成为她生活和思考的终点,我甚至从来没有听到她对我说起过。相反,在我认识她的几年里,我倒是看到她不断向任何新鲜的东西开放自己:现象学,社会理论,古典传统,让人感到我们面对的是一颗永远年轻坦荡的心灵。经历无数风雨,记得所有事情,但她好像尼采所说的“克服了报仇心理的人”,好像“风暴后的彩虹”,总是期待着明天和未来。
充盈的爱,绝对的行动,和不变的希望,这是萌萌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7
记得我最初认识萌萌的时候,她到我家来过一次,当时我的小孩在上小学,萌萌和他说话,但说的什么我当时就不太清楚。不过,我的小孩对她印象很深,因为过了几天,萌萌打电话给我时我不在,小孩接了电话,后来告诉我,萌萌阿姨来电话,还跟他说了半天话,并感叹萌萌阿姨真好,猛夸萌萌阿姨有“礼貌”。我估计是萌萌的那种诚恳、天真和平等的心态打动了他。
他现在应该还记得萌萌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