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笔书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天生尤物【快穿】高H 淫乱小镇 (快穿)插足者

第339章 千钧一发

      第339章千钧一发
    很快,一封由铁铉亲自执笔,诸位高级官员署名的乞降书就由城头射下,落入燕军营。【】
    燕军本应清晨再度发起的攻击停止了。
    经过昨夜的攻势宣传,朱棣料定城必然军心涣散,在决堤淹城的威胁下,守军的抵抗力必定大幅削弱。一大早,他就整军备战,准备一战而克济南,敦料,城竟然射出了降书,朱棣未料到这绝户计威力一至于斯,不由大喜,立即下令停止攻城,等候城派出议降使者。
    刚到辰时,济南东城门打开,一行议降使者走了出来。
    早已得到燕王吩咐的军兵立即把他们迎进了燕王的军大帐,燕军居而坐,诸将披盔带甲,威风凛凛地站立两旁。
    一见上边按案而坐、浓眉如戟的大胡子,易嘉逸便“卟嗵”一声跪倒在地,高声道:“山东府提刑佥事易嘉逸,奉盛庸将军、铁铉参政之命,率济南府议降军民,拜见燕王殿下!”
    易嘉逸一跪,身后两名陪同的官员忙也跟着跪下来,反倒是被挑选出来的那几个年纪大些的百姓,见到军如此威仪,慌里慌张的,等三个官儿全拜倒了,这才恍然大悟般抢着跪下,只是他们胆子小,都只躲在后边。
    要说铁铉,心机倒也了得,这些人,无论官民,一概不知议降真相,不要说朱棣和众将自打他们一进来就在冷眼旁观他们的举止神情,就算他们个个都是火眼金晴,也休想从这些人的神态上出半分破绽。
    朱棣冷冷地道:“尔等抗拒本王兵马,在这济南城坚守两个多月,而今……终于肯降了么?”
    易嘉逸只道从此就要追随燕王,反正先先后后归顺燕王的武官员多了去了,倒也不怎么觉得丢人,而且据他所知,但凡投降燕王的,都被燕王视同自己人加以重用,想来也亏待不了自己,要说济南城的官员,林林总总的高官数十位,他还真没资格在燕王面前露脸,如今好不容易有这机会给燕王留个印象,自然是打起精神。
    闻言忙叩头请罪道:“殿下恕罪。朝有奸佞,妄改祖制,依我大明律例,藩王本就有权在朝奸佞蛊惑皇上篡改祖制时出兵清理君侧的,这是太祖洪武皇帝亲手所制御例。朝方黄之流改我官制,削我诸王,大逆不道,殿下出兵靖难,乃大义所至。
    殿下乃太祖亲子,我等都是太祖子民,怎敢有违天子之子?济南孤城,苦苦捱到今日,全因盛将军、铁参政不知天命,妄辨忠奸,故而执迷不悟。而今,殿下决意决水淹城,城百姓听了惶恐哭泣,难以自己,盛将军、铁参政也自知罪孽,心生悔意。故而,大人们遗卑职等出城乞降,还望殿下念我等终是大明之民,开一面。”
    朱棣见他言辞恳切,不似作伪,而且他乞降也就罢了,言语之间竟敢附合自己,直斥皇帝篡改祖制,朝有奸佞作祟,这更不可能是诈降了,不由大为欢喜,连忙问道:“本王起兵靖难,为的也是俺大明江山、祖宗社稷,你们既肯开城投降,本王何必再施杀戮。今俺军武,多有曾与本王为敌过的,还有的,曾让本王大吃苦头……”
    左右将领听了不觉大笑,其有些战败归降的,一开始确曾让朱棣吃过大亏的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朱棣笑容满面地道:“那时节各为其主,今既降俺,本王岂会加罪,反要赞他一声有本事!你等也勿须顾虑,盛庸、铁铉若肯降俺,本王也要重用的。”
    “是是是,殿下胸襟广阔,臣以一己之心,妄揣殿下之意,惭愧、惭愧!”
    朱棣又笑问道:“尔等既要献城投降,几时开城出迎呢?”
    易嘉逸赶紧道:“殿下,城坚守两月,于我靖难将士多有伤害,无论军民,其实都心忐忑,惟恐受到报复,这济南城,就是最后的庇护之所,哪有胆子轻易离开,还请殿下遗大军于后,率侍卫轻骑入城,以示诚意,城军民,方敢弃械投降。”
    朱棣一怔,笑容慢慢敛了起来,他狐疑地盯了易嘉逸一眼,冷冷地道:“乞降而不出迎,自古岂有这样道理?你们……莫非要诈降不成?”
    “殿下只消一声令下,济南便成一片泽国,臣等哪敢再诳骗殿下,实因心惶恐,不敢出迎啊!”
    易嘉逸连连叩首:“殿下当知济南城窘状,兵马匮乏,平民亦都调上城头,殿下虎贲,但使入城,谁能敌之?岂有诈降之理,实因畏惧之心呐!”说着,他向燕王朱棣递了个眼色。
    朱棣心一动,摆手道:“既然如此,尔等退下,容本王与诸将商议一番。”
    易嘉逸等人被带了出去,旋即,众将也纷纷出来,各带一人,分别盘问,连唬带诈的,想他们是否有诈降之意,而易嘉逸则又被带到了朱棣面前。
    “易嘉逸,莫非你还有什么难言之瘾,要对本王说么?”
    “是是,臣还有一番话,要密报与殿下。”
    原来,当易嘉逸接受议降使者之责时,听说盛庸、铁铉等人只在城摆设香案,并不出城,而且还要燕王先不让大军驻入城,而是率先入城,就觉得有些太不合情理了,也曾问起其缘由,此时正好将盛庸、铁铉的回答奉上。
    朱棣满腹疑窦,待听了易嘉逸的回答,却不禁啼笑皆非。
    原来盛庸、铁铉等人也知道自己的条件太不像话,不太容易把燕王骗进城来,最起码,你不肯出城,只要他先把大军派进城来,接管了城池,你一样奈何不了他。又得让燕王接受议降,又得骗燕王抢先进城,不用些充份的理由怎么成。
    他们的理由,堪与宁王那套被挟持于大宁的“双簧计”相媲美:“守城军民不出,请燕王朱棣挥军入城,传扬出去,这城就是燕王力战而破的,他们是不敌受俘,不是主动投降。至于请燕王行于前,而诸兵将行于后,是因为这两个月的苦战,城里城外都死了太多人,唯恐士兵先入城,杀戮泄愤,殿下若先进了城,自然能主持大局。
    “这些官儿们,能坚守孤城两个多月,与本王僵持不下,也算是世间大丈夫,奈何,一到乞降之时,却是这般夹谷扭捏,男子汉大丈夫行事当爽爽利利,何必行这掩耳盗铃之事?起来,他们这是想为自己留一条退路罢了。”
    朱棣本来对他们能苦守孤城两个多月的本事很是钦佩的,因这一着,却不免有些轻蔑。
    挥手摒退了易嘉逸,朱能立即上前道:“殿下,不要听他说的天花乱坠,自古投降,安有降军不出城,反要受降之军主将率先入城的道理?殿下万金之躯,只恐其有诈,如今城人心不安,硬打咱们也打得下来,殿下不可冒险。”
    朱棣摇头道:“本王察颜观色,他言语倒不似作伪,这个理由,倒也合乎情理,天下间好本王的人,太少啦……,虽说此刻强攻,亦可破城,然本王已经接受议降,再断议降,起而攻城,则城军民自料再无退路,必然决死坚守,我军伤亡惨重。如能不动刀兵接收此城,本王如何便冒不得凶险?自靖难以来,本王何时不处于凶险之,这又算得甚么?”
    朱能、张玉等人还不放心,朱棣想想,便叫人把保定知府雒佥以及破了德州之后收降的山东道官员都找来,询问盛庸、朱棣二人情形,熟悉二人的官员纷纷评价:盛庸朴戆鸷勇,果敢刚毅,乃是一员喜欢直来直去的武将;铁铉性情耿直,道德高尚,乃是一位光明磊落的君子。
    紧接着,负责分别盘问乞降军民的人员纷纷回报,盛庸、铁铉是当众宣布乞降,城军民莫不欢欣鼓舞,从盘问的情况,并无丝毫诡异,若说那几个官儿是有意作伪,可那皮相打扮根本作伪不来的百姓代表,却未必有这样的心机城府,他们的回答也是一样。
    听到这里,朱棣更加坚定了亲自主持受降,以示接纳降军的诚意。朱能、张玉等人无奈,只得请燕王穿上三层皮甲,外罩藩王蟒衣,这才允许他乘上战马,随即又仔细嘱咐朱棣身边的侍卫,叫他们时刻警惕,以防不测,一旦城发现埋伏,立即掩护殿下返回。
    这边准备着,那边得了回信的易嘉逸等人便欢天喜地的回城报信去了。
    夏浔在城上只急得掌心冒汗,头上烈日炎炎,他的心好似沸油煎着,比那烈日当头还要难熬。除了盛庸、铁铉等少数几个官员,以及督战队的一些心腹死士,恐怕只有他一个人才知道其有诈了。众人皆醉我独醒,那滋味儿不好受啊。
    眼着降使入燕营,又着他们赶回来,到最后燕王军行伍移动,朱棣一身藩王蟒袍,跨骏马,在前后十六名亲军的拱卫下姗姗而来,而浩浩荡荡的大军居然排着整齐的队伍跟在他的后面,夏浔急得几乎要晕过去。
    他不敢相信所谓的奇迹,如果不是他,燕王早在北平燕王府睡梦之就给蒙古人炸成碎片,燕家三虎子也不可能离得开金陵城,要想让燕王活下来,恐怕只有他挺身而出才有可能。可他混在城负责欢迎的人群,人头攒头,万众欢呼,他想迈迈腿往前挤挤都过不去,如何向燕王示警。
    “爬上墙头往下一跳,以死示警?哥就算是疯了,没准也得给当成挤下去摔死的,死也白死!怎么办?怎么办?”
    燕王的队伍越来越近了,豆粒大的汗珠,从夏浔的额头一颗颗地滚落下来……
    千钧一发!诸君何以力挽狂澜?现在咱们第五,距第三也不过十五票的差距,能不能超过去?关关双臂酸痛,架在椅子扶手上码的字,但身孱而志不虚,各位好友,尚能一搏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