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改命
无名忍不住说:“孩子还没有出生,就有人说这种丧气话,你们不生气吗?”
李小妹苦笑了一声:“我当然生气的很,但是有什么办法呢?那个老人说,她可以给我们出一个主意,帮着我的孩子改命。我和我婆婆一听这个,哪里还能发出火来?当然客客气气的请她吃了一顿饭,又送了不少钱,总算请她说出那个办法来了。”
我和无名都好奇的问:“是什么办法?”
李小妹脸上的表情很奇怪:“其实就是一句话,你们肯定也听到过的。”
我奇怪的问:“究竟是什么话?我还从来没听到过哪句话能改命的。”
李小妹淡淡的说:“这句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我一听这个,顿时哑然了。而无名正在旁边喝水,噗地一声,把一口水都喷了出来,然后剧烈的咳嗽起来了。
他咳了好一会,问李小妹:“你没有打这个老人一顿?”
李小妹叹了口气:“我当时也很生气,想要揍他,我觉得被人给耍了。可是老人又说。她有一种法术,能够让我的孩子学习好,考一个好大学,只要我按照她说的做,孩子的一生,就没有问题了。”
我点了点头:“这个逻辑倒也成立,如果真的能考到一个好大学的话,人生确实就改变了很多。”
李小妹嗯了一声:“当时这个老人教了我们一套办法,然后就离开了,从此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她。几个月之后,我生了一个女孩。我按照老人吩咐的,把孩子的胎盘用黄稠裹起来,黄稠上用浸了血的棉线,绣上了她的生辰八字,放在了一个木盒子里。”
我和无名都吃了一惊:“这是要干什么?”
坐在旁边的老太太沉声说:“这就是那法术的一部分了。当年的那个老人说,胎盘随着孩子一块来到人世,算是她身体的一部分了。我们在胎盘上用一些法术,就能影响到孩子的命运。于是我们把胎盘放在庙里面,供奉了一个月。”
“等到孩子满月那一天,我和儿媳妇抱着盒子,来到了大学。”
老太太说的大学,自然就是我们大学了。我有些震惊的问:“你们把胎盘留在我们大学了?”
老太太点了点头:“你们学校的桂树很有名,我们折了一根树枝,放在盒子里面。又在盒子当中,放进去了一些糖果,然后将她埋在树下了。那位老人说,大学里面都是读书人,有很多灵气的。胎盘埋在树下,会把灵气送到孩子身上,让她一天比一天聪明。”
我和无名苦笑了一声:“这可真是……胡说八道。”
李小妹摇了摇头:“并不是胡说八道。我们家的娃娃,确实比同龄的孩子聪明得多。不过……就是有一样不好,她总是做噩梦,说我不要她了。我一直都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想,估计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她的魂飘到学校去了。”
无名点了点头:“看样子,是这么回事。不过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邪术可以让孩子聪明的。”
李小妹苦着脸说:“再聪明有什么用?孩子都快要死了。”她泪眼汪汪的看着无名:“小师傅,你能不能帮我把孩子找回来?”
无名挠了挠头:“咱们去学校看看吧,先把她的胎盘找回来。”
李小妹答应了一声。我们几个人帮着孩子办了出院手续,先把她和老太太送回了家,然后再赶往学校。
在出租车上,李小妹不住的说:“我丈夫在外地打工,还没有赶回来呢。哎,我们两口子受了半辈子苦,可不能再让孩子走老路了。”
等我们赶到学校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路上虽然有三三两两的学生经过,但是人并不多,于是我们鬼鬼祟祟的接近那颗桂树,拿出准备好的铲子来,开始在树根下面挖掘。
半小时后,我们几乎要把桂树挖倒了,还没有见到那只盒子。
我忍不住说:“是不是埋得时间久了,盒子已经烂掉了?”
无名摇了摇头:“不是烂掉了,是被那只鬼给取走了。你还记得吗?昨天晚上你见到小女孩的时候,她兜里面揣着糖,头顶上带着桂树枝编成的花环。”
我叹了口气:“看来,真的是这样了。”
无名把土又填回到桂树下面,用脚踩实了。
李小妹坐在地上,面如死灰:“孩子的魂丢了,胎盘也找不到了。我是不是再也见不到她了?”她一边说着,抱着腿呜呜的哭起来了。
我问无名:“到底还有没有办法?”
无名苦笑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去哪找小女孩的魂魄?”
我蹲下来,问李小妹:“当年你们在哪见到那个老人的?她是不是故意骗你们在这里埋胎盘的?如果能找到她的话,也许能够找到你女儿。”
李小妹摇了摇头:“我们根本不认识她,只是在路上偶尔遇到了而已。谁知道她现在在哪,是生是死?”
无名忽然幽幽的说:“如果活着,还真的不好办,如果死了,或许还有点办法。”
我眼前一亮,问他:“什么办法?”
无名绕着桂树来回的转圈,一边转圈,嘴里面嘟嘟囔囔的说:“那只厉鬼带走陈佳婕,却留下了三只鬼爪,我们可不可以通过这三只鬼爪,把它给找出来呢?如果能找到厉鬼,顺藤摸瓜,也就找到陈佳婕的魂魄了。”
李小妹连连点头:“没错,没错。小师傅,咱们快把那只鬼找出来吧。”
我已经把包里的鬼爪翻出来,交给无名了。可是无名苦笑了一声:“只有爪子,似乎不太灵啊。”
我奇怪的问:“这是什么意思?”
无名捏着鬼爪说:“鬼的爪子,和人的指甲一样,虽然属于身体的一部分,但是并没有知觉。如果有鬼的一块肉,一滴血,我可以作法让她感应到。不过这只爪子,能给她造成的影响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