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拜师?
伴随着一阵白光,白千鸿落在了地上。
紧接着,那些妖兽的尸体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了他的身边,原本人声鼎沸的场地上,除了宁雪瑶等人之外,还有一个从未见过的手执长扇之人。
看到白千鸿,宁雪瑶等人先后赶来,蓝芷柔、蓝巧茜、李奕三人面色说不出的怪异。李奕看了看时间,道:“白千鸿啊白千鸿,一个时辰不到,你竟然就出来了。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蓝巧茜的脸色说不出的怪异,在他们身前有一个又一个的圆形画面,那些画面里,有不少弟子被三百年的妖兽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再看看白千鸿,浑身完好无损,真是相当可怕的对比。
宁雪瑶等人的脸色说不出的怪异,石道文搂着白千鸿的脖子,道:“兄弟,这一次,我是真的服了。什么狗屁天赋,都是扯淡,你这身手根本就是无人能敌啊。”
李蒹葭双手抱拳道:“小师兄,是蒹葭眼拙了,天生武圣,人间无敌,果然不是一句空话。不过……”李蒹葭眠嘴一笑,道:“小师兄这么强,蒹葭反倒是越发期望与小师兄交手的那一刻了。还望到时候,小师兄千万不要留手,让蒹葭知道实力的差距。”
雪如烟翻了翻白眼,道:“不留手?你打你的小师兄是不留手,但你的小师兄打你,可是处处留手。”
这番话似若有所指,李蒹葭面色一僵,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宁雪瑶站在后面,痴痴地看着白千鸿,白千鸿微微一怔,赶忙转身挥剑挖出五只妖兽的内丹,然后跑到宁雪瑶身边,道:“雪瑶师妹,你伤没好利索,这妖兽内丹对你有说不尽的好处,你拿着赶快吸收疗伤。”
宁雪瑶微微一怔,连忙摆手推脱,“不行不行,这些都是千鸿师兄得来的,我成为你的拖油瓶,害你多对付了一只,怎么还能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千万不行,万万不行。”
白千鸿脸色一板,道:“你赶快拿着,不然以后可别叫我师兄了。原来你可没少给我采摘灵菜,大不了以后我再摘灵菜灵草的时候,你再多给我一些。”
宁雪瑶依旧推脱不止,白千鸿不停地送出手里的妖丹,雪如烟看的有些烦了,一把抓过来,放在宁雪瑶手里道:“你就拿着吧,这可是好东西,可惜没人给我,不然有多少我要多少,照单全收。”
宁雪瑶咬了咬下唇,低头蚊语道:“那……谢谢千鸿师兄。”
白千鸿面色一喜,点头道:“嗯。”
这时,那个手持扇子的弟子走到了众人面前,他手握扇子,来到众人面前,上下打量着白千鸿。
他相貌英俊,气度不凡,虽然只有一人,但根本面无惧色。白千鸿微微一怔,也上下打量着他。
雪如烟黛眉微蹙,暗道:“六七代弟子能够在一个时辰内击败妖兽的已经是凤毛麟角,白千鸿这样的怪物自然不用说,这人抽到的可是五百年的妖兽,而且是攻击性极强地怒焰狂狮,竟然也出现的这么快,其实力定然不容小觑。”
那人微微躬身,眯着眼睛,众人当即心中一凛。
这一刹那,那锐利的眼神如猎鹰一般犀利,众人升起了一种衣不蔽体,被看穿的感觉。
雪如烟面色看到他的扇子,微微一怔,片刻后,忽然面色一变,道:“李太虚!千杯不渡李太虚!”
石道文吃惊道:“李太虚?就是那个入门一年,每天睡觉打哈欠,从来不修炼,就连宗门发放丹药,都懒得不去取的李太虚?”
宁雪瑶微微一怔,似乎也想起了这一号人物,她面色微变,道:“师尊说过,这次比试除了雪如烟和瘟狂,还有李太虚要十分注意。原来你就是那个李太虚。”
李蒹葭微微一怔,掩口吃惊道:“李太虚!状元郎?”
“什么?”众人皆是一愣,皆面色怪异。
李蒹葭解释道:“李太虚,十三岁的状元郎,名动整个大龙王朝。当时,父皇甚至想要将我的妹妹许配给他,但他……但他不仅婉言拒绝,高中状元之后,便突然销声匿迹,写诗骂官场如粪土,还出言不逊,父皇气得要杀他,还是朝中大臣劝诫,才没有找他麻烦,留了他一命。”
众人暗暗惊奇,雪如烟心道:“这仙穹剑派可真是奇妙,不仅有王朝公主,将军世家,武林高手,如今还冒出个状元郎来。说不定哪天遇到位道友,他手捧胡须说,当年我当皇帝的时候……”
想到此,雪如烟忍不住轻笑出声,“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
白千鸿虽然没听明白,但也知道,眼前这人绝非泛泛之辈,他的眼神太犀利了,好像将一切东西都看穿了。
“你……”
白千鸿刚刚张口,李太虚忽然高举长扇,众人形中一惊,他们倒是差点忘了,谁也没说,这休息的场所不能大打出手。李蒹葭伸手按在剑柄之上,李太虚若敢出手,她倒要亲自试试看,绝不能让刚刚激战完的小师兄再面强敌。
“噗通!”
李太虚忽然抱拳跪地,面露狂喜之色,道:“大侠!收我为徒吧!”
“啊?”
“嗯!”
“什么?”
……
众人惊得目瞪口呆,眼睛珠子都要夺眶而出了,这这这……这怎么回事儿?
众人还未张口,李太虚便掩饰不住惊喜之色地道:“我刚才都看见了,太帅了呀!一剑斩杀三百年邪纹金瞳虎,射穿凌云鹰,生劈石背黑冠熊,剑斩碧玉翡翠龟,简直……简直太帅了呀!偶像,我的偶像!”
众人一脸茫然,白千鸿挠了挠头,道:“什么叫偶像?”
李太虚站起身激动地道:“你就是偶像啊!你是没看到自己有多帅,多风流啊,面无惧色,迎风而立,三百年,四百年,五百年妖兽你随便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两个我杀一双。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