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柱国公逝世噩耗
陕城的大捷终于给阴霾的京城增添了几分色彩,永和帝这才敢将柱国公亡故的消息传出去。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起来。
柱国公这些年虽然逐渐退出了政权中心,可北仓国上了年纪的人却也知晓他的丰功伟绩,那可是在卫皇战中大放异彩的人。
——虽然不若言律一般光芒四射,可也不是等闲之人可以轻易窥度得,可就是这样的人居然死了,死在了土族的利箭之下,一时间整个北仓国震动了。
言梓陌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正在半眯着眼睛小憩,听闻后整个人也是坐了起来,有些不确定地询问:“你说柱国公死了?”
皎月也没有想到自家主子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她平时不都是泰山崩于面前而色不改的人吗?
——今日这是怎么了?
压下心间的万千疑问,她忙着回应道:“回禀夫人,柱国公身死的消息是从宫里面传出来的,据说他的遗体已经从鄞州送了回来。”
这种大人物对于她们这些小婢女来说都是顶了天的,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的人居然在这战争中都无法善终,可见边境的凶险已经完全超过了她们的想象。
“你确定不是宣威将军而是柱国公?”
言梓陌细腻而光洁的额头瞬时拧了起来,上一世的时候宣威将军李赫死在了外面,原以为这一世自己父亲的痴傻应当是将那一劫躲了过去,不曾想大楚还是有将星陨落。
听着她这问话皎月也颇为惊诧,不过还是认真地回答了她的问题:“确定是柱国公府,据说柱国公府的世子爷已经从玉门关往回来赶了。”
“玉门关?”
言梓陌的眉头这下隆得更深了几分,按理说李武和莫平澜镇守在玉门关,玉门关不会有多大的问题,可如今李武回归玉门关怕是也会变得异常的危险。
李武这人的秉性言梓陌无法评说,可这行军打仗却也是一顶一的好手,如今将领短缺的情况下,李武在玉门关的作用毋庸置疑。
——所以,柱国公的死到底是蓄谋已久还是遭受了意外?
“宫里面可是传来了消息?”
对于英娘她还是心存感恩的,故而不想她这一辈子出现任何变故,虽然说就算自己不插手萧千城也未必会真的下手,可有些事情她还是要尽力而为。
“暂时还没有,不过据说这些时日清洗动作小了一些。”
那几日整个京城可以说是人心惶惶,特别是内帷更是惊恐不断,好在这些天风向并不是很紧,故而这没有消息应当是最好的消息了。
“时刻注意着宫里的消息。”言梓陌顿了一下,然后又说道,“听说大堂嫂和沈家素来亲近?”
言梓燮的发妻出自青州王氏,在青州王氏可以说是豪门大族,和沈家素有姻亲往来。
故而两家的人熟悉一些倒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当然,若是平时她也不会去管这些琐事,可谁让沈家这一次求娶的人是顾轻黛呢!
——她就算不想搭理,事实也不甚允许。
“去收拾一番,我们明日回平西侯府。”
沈家的情况她不甚了解,而且她与沈玉书的事情也不方便亲自登门,所以还是要从王氏这里打听一番。
“诺。”
而这一晚深宫并不太平,永和帝与萧千城相对而坐,两个人面前的香茗早已经失去了它的温热,永和帝的眉头紧紧地拧着,可见他此时的心绪并不平静。
“李武是断然不能回归的,否则玉门关极有可能会出事。”永和帝现在严重的怀疑,那些人之所以刺杀柱国公就是为了将李武整回京城。
“陛下说得自是极有道理,可柱国公府的世子之位眼馋的人不在少数,驸马那边怕是未必能放下心来。”
历代簪缨世族世子请封都由家主上书帝王最终决定,可到了本朝开国帝王却给了世家一个极为宽容的优待,那就是世家大族的继承人完全由世家大族自己决定。
——也就是说,柱国公临去世的时候应该已经选出了国公候选人。
李武虽然是柱国公的嫡长子,甚至也迎娶了当朝的公主殿下,可他似乎并不是柱国公心中的第一人选,故而这件事情还存着极大的隐忧。
除非帝王愿意打破祖宗先例。
萧千城的话外之音永和帝自也听得真切,他略微思忖之后摇了摇头:“这是先祖们给予世家的厚待,朕不能一手破坏。”
自己若是不插手,这还是柱国公府的家务事,可若是自己插了手,那么这件事情便上升到皇权与世家之前的争斗。
现如今西北一线已经完全陷入了胶着,自己这个时候若是一反常态让厮杀在第一线的世家如何看待?他这大楚的天下,终究还是需要世家的帮衬。
虽然继位之后他也不着痕迹地提拔了一些寒门士子作为此间新贵,可这底蕴终究是不能相提并论。
他这个时候离不开世家的帮衬。
“从言家出来的那位,寻个恰当的机会放掉吧!”
英娘的身份他自然也有所耳闻,虽然是言家的义女,可终归在皇宫多年,又是李太后身边得用的人,他也不好讲事情做得太过。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现如今急需要安抚平西侯府一脉,他们的坚守是拖住燕王府南下的良药。
“诺。”
萧千城这几日也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处置那人,如今看来倒是正合了言梓陌的猜想,眼前的人压根不愿意加剧皇权与世家的矛盾。
若是没有燕王府作乱,没有鞑靼和西夷的虎视眈眈,依着这位的手段怕是一早就开始从权贵手里面夺权了,如今这难得的平衡其实也大多是外部原因。
“柱国公定下的应该是他的嫡次子。”
按照惯例嫡长子继位是所有人都默认的事实,可奈何李武是一个有骁勇却五多少谋略的人,最重要的是他还有常人无法言语的特殊癖好。
故而,柱国公怕是不会将偌大的柱国公府交给李武,这挑来选去似乎也唯有李权最为合适。李权此人虽是柱国公府的嫡次子,可他本身却极为的低调,若不是永和帝也是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之辈,怕是还无法勘破此人的野心。
平心而论,从永和帝所知道的事情来看,李权确实比李武更适合柱国公这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