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 目标:戈温德湖
印度坦克根本无法察觉到,灭亡正在倒计时,此刻自天而降的末敏弹,正呈圆周摆动,搜索下方的目标。
随即,攻击如同雷霆般降临下来,自锻破片以极高的速度楔入顶部装甲,远看犹如闪电,甚至小巧如鼬鼠型战车,在疾驰中也难逃这么凌厉的攻击。
黄德兴爬到树上,隔着老远用望远镜观察,这一轮攻击如同密集的雷暴般展开,挑战者坦克根本没有释放烟雾隐藏自己的时间,整个过程看的他心惊胆战,几乎忘记了呼吸,差点从树上掉下来。
作为在地面爬行的装甲兵,即使这次攻击只是掉在了敌人身上,也足够使得他警醒的。实际上印度空军也有美制的sadarm末敏弹,印度的155毫米榴弹炮也能发类似的北约弹药,当然由于敌人欠缺侦察能力,如何使用这些弹药,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他滑落下来,钻进坐车,王镇北要他收拾残局的命令也到了。无人机一直没有离开战场,它们可以看到,末敏弹在丛林地带的攻击效能被大大降低了,现在必须要坦克出马解决剩下的战斗,为了封死敌人所有的突围路线,甚至连步兵战车也被要求放下步兵,然后在必要地段展开,防止敌人突围。在丛林里,激光驾束导弹很难在远距离上发挥威力,看来王镇北打算要靠那门100毫米低压滑膛炮,来与挑战者ii比划比划,实际上502改重型步兵战车常用的武器,是它的30毫米并列火炮,在与坦克高度协同的战斗中,它并不参与反坦克任务。
中国部队以东西夹击的方式,开始展开最后的攻击,王镇北从来没有足够的兵力和时间,完成完整的包围圈,他觉得有空中的眼线和制电磁权,一样可以吞掉敌人重兵。
突出前方的中国坦克,犹如行驶进一片冒烟的废车场,堆积在这里的大部分的卡车和装甲车辆,都停在原地不能动弹,有一些还在着火,当然这不等于敌人已经毫无还手能力了。从热像仪中,那些余温尚存的损坏的损坏战车与躲藏其中的坦克,很难清洗分辨出来,但是如果看到那些炮塔还在转动的,就是需要补一炮的。
黄德兴面前,冷不防有2辆鼬鼠战车突然打开前车灯,冲出来企图突围,有一辆差点撞到黄德兴的坦克上,鼬鼠看到坦克后,在10米外转向,从坦克一侧溜了过去了。
在近距离上,这些小车的行驶速度,有时候快过炮管转动,坦克手们不怎么管这些东西,他们必须紧盯着前面,以防开火将自己暴露在敌主战坦克面前;只有黄德兴的指挥车通知了后方的步兵战车,让后方1500米内的30毫米机关炮来关照这些鬼东西。现在是关键的时刻,无人机已经看到了一长串车队正在朝这里过来,暂时坦克还看不见。
几分钟后,后方传来了30毫米机关炮的射击声,黄德兴可以通过通讯频道,听到后面2个步连连长之间的通话,似乎是干掉了一辆,另一辆撞倒树上侧翻了,黄德兴心里想,这些家伙就不能开稳当点,怎么老是撞到树上?
果然趁夜狂奔的鼬鼠,只是先头部队,后方的坦克隆隆地出现在了热像仪的视野中,一辆接着一辆,果然是从无人机指示的10点钟区域通过。当然突围的还不止坦克,坦克和卡车以相隔100米的两列纵队行进,卡车纵队中还有拖车和工程车辆,大部分卡车开着灯,坦克没有开灯,有一些散兵在地面跟随着坦克,但是人数很少,看来敌人没有步兵的情报是真实的。
卡车走的是无人机在白天发现的一条补给路线,坦克没有现成的路,在侧面起伏地形上行驶,看来他们准备沿着这条路向东逃出去,从夜间撤退的队形看,显然是一支精锐的印度部队,尤其考虑到其指挥部已经被端掉的情况下,下级军官的自行组织能力很强。在中国步兵战车开火后,也显得很镇定,看不出混乱,只是炮管转向了30毫米机关炮开火的方向。不过,他们与鼬鼠战车大概没有很好的通讯,并不知道这里还有坦克等着他们。
暂时黄德兴下令不要开火,他发现500米外的敌人还没有注意到这边,而自己的队形需要调整一下,才能发挥最大火力。他指示部队,继续前进,攻击展开后优先打坦克,不要射击其余目标。
这些敌人正孤注一掷,想利用坦克的突破能力,向东冲出一条生路,不过空中的无人机随时在关注着他们,其动向也一直通过指挥部传达到前线部队,王镇北的指挥部甚至可以通过卫星通讯方式,将指令发送到每一个排(包括步兵战车排),并指示最佳拦截位置的那辆战车,进行必要的拦截,以防敌人漏网。
通过不断地靠近,99坦克悄无声息地移动到敌人侧后,此时已经有几辆敌人坦克从炮口过去了,而敌人的步兵似乎也有所察觉,他们在树林里应该能听到坦克发动机的声音。
从热像仪中看,有步兵拦到了低速行驶坦克前面,然后爬上去与探出头的车长说话,看来不能再多等了。黄德兴很怵几百米的遭遇战,所以他希望1通过调整队形,保证第一轮火力就能打垮敌人一个连,但是靠的有些近了,以至于被步兵发现了。
12辆坦克一起开火,将敌人坦克纵队掐头去尾,拦腰截断。
挑战者ii与t72不同,似乎是那种经常需要补一炮的坦克,挨了第一轮打击之后,仍然有不少中弹坦克继续行驶,并且炮塔开始转动,就如同反应迟缓的恐龙一样。
中国坦克利用驾驶员的微光夜视设备,在丛林间以中速穿梭、观察,抢占下一个有利位置。
敌人暂时处于无措挨打的境地中。空中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无人机也加入了战斗,它们开始袭击各种能够看见的目标,并不仅仅打击坦克,敌人坦克开始发射烟雾,以破坏地面与空中的敌人进行识别与激光指示,但是为时已晚。地面的中国坦克在不断的移动中,总是可以在近距离上,利用热像仪分辨出目标的轮廓,而这样的距离上,射手并不需激光测距也能轻易打中目标。
战场单向透明,已经将优势加强到了这样的程度,即使是那些只装备100毫米低压滑膛炮的步兵战车,也开始跃跃欲试;理论上,他们如果从比较有利的位置上发起攻击,是可能摧毁一辆从企图从面前夺路而逃的重型坦克的。
重型步战车,开速按照指挥部指令,移动到敌人将要通过的位置上,等着惊魂不定的敌人自投罗网。
最先出现的,是开着车灯乱闯的敌人卡车,步兵战车不理会这些豪无价值的目标。随后一辆挑战者型坦克慌不择路地从步战前方通过,它的炮管转向后方,不停释放热烟,显然车长既担心后面,又担心上面。挑战者的驾驶员好像找不到路,只能跟着卡车尾灯,向大致方向狂奔,一路上撞倒了不少小树。
几辆步兵战车同时使用大小两种口径的火炮向这辆坦克开火,那些30毫米机关炮发射的穿甲弹喷射到厚重的装甲上,大部分向四面反弹乱飞,但是有一些击中了薄弱部位,使得坦克后部燃烧起来。
火网中,笨拙的坦克开始转动炮塔,看来敌人炮长开始搜索目标了,但是100毫米炮弹从后方击中了炮塔,最终火势蔓延到整辆坦克。坦克爆燃的火光中,第二辆坦克从同一个方向出现,但是毫无战意,仍然企图夺路而逃,跑开几百米后,突然熄火,随即被一枚激光驾束导弹击中后瘫在原地。
从黑暗中出现第三辆坦克,也立即掉进了密集的火网,愤怒的印度车长相当的沉着,他下令减速,并开始转动指挥仪搜索威胁,他终于看到了那些正在几百米距离上向自己开火的,竟然只是步兵战车。
他咬着牙操作炮塔转动,尽量将正面装甲对准那些不自量力的中国战车,随时准备反击。但是正当他超越重伤的炮长,进行瞄准时,顶部观瞄设备被横飞的弹药摧毁,刹那间两眼一抹黑起来,他意识到自己完蛋了。
2辆步兵战车在丛林中绕行,追击乱闯的坦克,最终抵近到100米距离内,用30毫米机关炮扫射这辆坦克侧面装甲,将它打得千疮百孔,最终燃烧起来,其内部人员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
印度人得到的这些60余吨重的玩具,彻底失去了之前的威风,实际上它们只有正面的装甲比较厚实,但是从头顶到侧后的各个方向都不算可靠,即使是30毫米火炮使用钨芯脱壳穿甲弹,也可以狠揍它们。
最终残余的印度坦克兵意识到,逞英雄的时候过去了,他们抛弃战车,徒步逃跑,这反而成为了最安全的选择,中国军队没有严密的包围圈,并不袭击步兵。
整营被堵在后方的印度山毛榉导弹部队,也发现苗头部队,也放弃了装备逃跑,而散落在后方的很多技术兵器和工程设备,也被中国军队获得。
黎明时分,王镇北的部队早就离开战场,继续向东,却扩大边境战役的胜利去了,只留下一些步兵打扫战场和看管俘虏。
情报部门派遣的庞大摄影队,带着他们的设备,优先征调2架米171直升机来到现场,作为一种策略,其中还有一些外国通讯社的记者。现在正是开动宣传机器的时刻,要让那些出于所谓“道义原则”,顽固支援印度的西方政府看看,他们提供的装备,根本无法撼动这场战争已经注定的胜负。当然,这只是徐景哲希望展现出来的一面,实际上西方的援助确实让他和他领导的单位倍感压力。他的小组用了十来年时间,收集印度武装力量所拥有的,庞杂军火库的各项情报,但是短短半年内,印度的武器库又充实了一倍不止;对于情报头子来说,又多了诸如:搞清楚新装备到了什么单位,训练如何之类的课题,二中国对印度的情报渗透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当然他的情报刺探,也收获到了若干印度后勤部门的怨言,这是他唯一能安慰自己的部分。
战斗残存的硝烟,与冬季丛林的晨雾混合在了一起,留下一副独特而又沧桑的画面。那些刷上新番号的挑战者坦克,不甚整齐地停成一排,后面是缴获的卡车和山毛榉导弹发射车,战车前面是堆积如山的弹药。让战地记者接近前线,是阿萨姆战役后期,中国方面的新思路,与其封锁消息,让西方通讯社跟着印度宣传的调子,猜测中国军队一直在遭受失败,不如让全世界看看来得好。
一名随同抵达的俄罗斯战地记者立即就认出了俄制的防空系统,1个小时候,俄通社的新闻以及拍摄画面最先出现,并被各方媒体引用。
国防部长辛格,是坐在餐桌前吃早饭时,惊讶地看到了卫星电视上的这一幕,他原本在等待,德国联邦议会对中国展开经济制裁的表决结果,据说很可能会有令人振奋的消息;结果却插播进这么条他倍感失落的新闻。
他本人还没有收到第4装甲师惨败的消息,只知道斯潘加最近有些缩手缩脚,好像与陆军参谋长走的很近了。他本人是装甲兵出身,可以通过画面,认出确实有一些英国坦克被俘获了,有一些看上去还很完整,似乎没有经历过作战。
辛格立即打电话到了斯潘加的指挥部,希望了解全部的情况,不过答复是,斯潘加一早就赶到昌迪加尔去补救战线去了,他只能从31集团军的参谋部,得到关于第4装甲师的106装甲团损失惨重的明确确认,目前该团大部被困在了帕坦科特以南几十公里的山区,处于无法联络的状态,而边境地带的口子也确实在北方被撕开了,部队后撤的命令是由斯潘加本人下达的,他在最后一刻突然决心放弃边境战斗,向后收缩,但是敌人来势极猛,主力一下子就从北面包抄过来了,这使得斯潘加有些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