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
孔子的自然观强调“知命畏天”的伦理意识,身体力行,培养一种“乐山乐水”的伦理情怀,自觉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味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无限魅力。这是一种士人修养、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和最高境界。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在此不难看出,孔子为什么赞成曾晳的想法。“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契合了孔子的“乐山乐水”情怀。孔子要培养的理想君子,既有仁者胸怀又能治世,而且具备“乐山乐水”的伦理情怀,从而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