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笔书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天生尤物【快穿】高H 淫乱小镇 (快穿)插足者

浔阳楼即景

      浔阳楼即景
    一登上这座楼,你就知道我会向你描绘江上的浑然气象,以及两岸的景致如何如何,而此刻我要做的,却与之相反。我不能因为伫立在一座古意盎然的名楼,就可以渲染一番你从任何一处江楼上都能瞧见的风景:江流滔滔,巨舸,防洪墙,塔吊,树,垂云及二三点飞鸟。再者,我发现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旁观者,他难以在“情景交融”的意境里找到立锥之地。
    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一座不知牛年马月的江边小酒楼,是如何演变成这三层三檐、青甍黛瓦、回廊曲绕的宏伟建筑的?这就像一支潺潺流传在民间的谣曲,是怎样变成了一长调富丽堂皇的宫廷乐歌。而那残剩下来的一堆瓦砾,又是怎样在民间重新长出并改名换姓地存在着?
    我想循着曲曲幽幽的时光暗道,在那万户灰甍中找寻那黯淡、低矮的唐代小酒楼,那映射在窗纸上的一抹青灯的暗晕。毫无疑问,我会在那儿撞见几个酒鬼,怀才不遇者,老秀才,琵琶女,绿林汉子,遭贬的官人,甚至逃跑的边卒或越狱的囚犯。他们的脸部都一律模糊不清,在昏暗的灯下说着昏话、胡话。
    现在,我看见的就是这些人。他们聚在一起划拳行令,插科打诨,对酒而浪歌,或嚎叫,或窃语,竟将那胸中块垒连同一肚子酒菜,吐得满地都是。杯盘狼藉之间,谁也分不清哪是笑哪是哭,哪是天哪是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切铁定、绝对的东西开始松动,并有了可笑的相对性。贵与贱,生与死,贫与富,皇冕与荆冠,地狱与仙界,在那些白多黑少的醉眼里竟成了纸扎的,布做的,恰如妖媚的老板娘成了调情的对象。一筐筐色情语、顺口溜、黑话,此时成了最好的下酒菜,盛它的是盘龙戏珠的青花瓷大碟子:正宗的权力话语与之掺和后,便遭到亵渎和戏弄。
    宋江那厮正是此刻进了“浔阳酒楼”。他一个人喝闷酒,长吁短叹,一头乱蓬蓬的头发,眼神凄惶,看上去比施耐庵笔下那家伙要狼狈,要孤苦。他只是一个被官府追缉的案犯。他写的那首所谓“反诗”,只不过宣泄了怀才不遇、其志难酬的个人牢骚而已。但它毕竟传达了那个皇权时代仅剩的一点个人声音,尽管这受阉的、病弱的“个人”尚须酒神壮胆。不管宋江此人真实与否,结果如何,他倒是在“浔阳酒楼”里“雄”过一回。这样有血气的瞬间,对于个体而言实在太稀罕了。因为任何游离的个体,在专制机器下都难逃反复被阉割的命运。其实,宋江们被“招安”,不过是其内在精神的“雄性”不断被阉割掉的表征与延伸。所有内心渴望“招安”的家伙,你们不要再侈谈什么“自由”了!你们有什么资格嘲笑太监呢?
    以我之见,寒伧而灰暗的民间小酒楼,是中国古代最世俗、隐蔽而又最具个性和思想活力的边缘场所之一。这使我想到本雅明描述西方世界的咖啡馆、布鲁诺观测天象的瓦顶、巴黎艺术沙龙,以及中国晋代的竹林、宋明的茶馆、清末藏书楼。我想在这座宏伟楼阁里找寻的,就是这么一个影子,一点痕迹,哪怕是一块石头、一撮纸灰也好。但我已不可能找到了。
    在二楼东厢内,我目击那首著名的“反诗”,又一字不差地再次书写了一次。每次书写都意味着一次改写,一次整合,以便不断接近那种宫廷式的精致和优美,并与这堂皇森然的建筑相称。我是个悠哉悠哉的游客,混迹于一群游客和官员们中间,流连忘返,纵目江天而发思古之幽情,欣欣然做激扬状、豪放状。看来,“浔阳楼”已不复具有民间的、私人的性质,而是成为高高在上的庞大话语体系的一部分,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微妙象征。
    显然,我无法看见白居易那年的枫叶和荻花,寒波浸着冷月;那“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岂止是那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漂泊女子?逝水滚滚东流,一切红尘之物最终都不过如此。倘一身青衫的白乐天,不是那“天涯沦落人”,他是否还能感泣于那琵琶的幽咽?其实,在远离京都的地方,一个遭贬的江州司马,竟听出“小弦切切如私语”是不值得奇怪的。笔者后来读《与元九书》,便觉其生命之悲凉之凄伤洇湿纸页:“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是何地,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知我心哉!浔阳腊月,江风苦寒,岁暮鲜欢,夜长少睡。引笔铺纸,悄然灯前,有念则书,言无铨次。勿以繁杂为倦,且以代一夕之话言也。”司马知否?那一曲琵琶便是另一种酒,另一种言说。而这封信在一千年后,于我恰如酒,恰如“小弦切切如私语”。
    然而,不管今之秋风是否依然萧瑟,刮过去的,也许就亮成一千年前那客船上的一抹青灯;刮不过去的,是不是已凝成这小卖部里的汽水、口香糖或者冰淇淋?
    我已不可能找到那灰瓦顶上的一小片亮瓦了,但你仍可以想象,傍晚时分被江风惊醒的酒旗仿佛昼伏夜出的枭,一个劲地抖着翅膀。而那爬满苍苔、黯湿的板壁,环绕着丛丛黄芦和青竹,此刻是否被几只虫子和蝴蝶的调笑声压得有点儿弯了?
    谁知道这些轩昂气派的廊柱打哪儿来!还有这些高悬在雕梁画栋上的大红灯笼!让我感兴趣的是,真实的“浔阳酒楼”与《水浒》里的那座究竟距离有多远?而眼前这一座,又分明是依小说里的模样仿造的,并由另一位“宋公”题上“反诗”,恍若历史上真的存在过一样。恰巧,三楼上有位八十多岁的说书艺人穆老,正绘声绘色地说着武大郎与潘金莲那一段。他后来对我说,原先的“浔阳楼”在老火车站附近,是个很寻常的市井小酒店,至于那个“琵琶亭”碑,谁知道被弄到哪儿去了呢!其实,这些考证对我已不重要了。似乎没必要在真实和重构之间划一道明晰的界线,一切远逝的最终都变得迷离惝恍,明明灭灭……
    一九九九年九月,一场断断续续的秋雨,在古代的浔阳城和流经此地的江面下着。水势依然浩大,苍茫依然汹涌。我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沿着街我一边走,一边找着可以填饱肚皮的地方。我感到,一个从高处射向低处倾斜的锐角,正尾随着一个人的影子,延伸到民间的积尘、蛛网和烟染之中。哦,小小的民歌、剪纸和酒楼,它们经历了多少年就仍将延续多少年。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