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日本在南洋的殖民统治
第三节 日本在南洋的殖民统治在茫茫的南太平洋上,无数的岛屿星罗棋布,这些为数众多的岛屿被统称为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在这里栖息和繁衍,并孕育出了独立的文化。欧洲人发现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则是在大航海时期之后了。
在16世纪中叶,西班牙、葡萄牙人最早来到了加罗林群岛,组成船队,从事贸易或开展传教活动。加罗林群岛的名称就源于当时西班牙国王的名字。之后,荷兰和法国的势力开始抬头,南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就逐渐转移到这些国家的手里。及至19世纪,德国的势力也开始进入这个地区。1898年,围绕着古巴的领有权爆发了美西战争,战败了的西班牙不得已从太平洋撤出势力。于是,德国乘机从西班牙手里购买了权益。
萨摩亚群岛的情况也比较类似。在18世纪初期,荷兰的航海者发现了萨摩亚群岛。不久之后,法国的探险家拜访萨摩亚,并将其命名为“乘船的岛屿”。19世纪中叶,法兰克福的“歌德夫罗伊商会”将其经营南洋的据点设置在了萨摩亚。1878年,美国为了确保海军的煤炭供给,合并了东萨摩亚的帕果帕果。在这种情况之下,1880年俾斯麦向议会提出将萨摩亚变为德国的保护领土,但是议会否决了他的意见。面对德国的野心,美英都开始感到了威胁。1899年,在萨摩亚发生了内乱。乘此机会,美英联军对德国的大本营阿皮亚发起攻击。结果,规定了德国占领西经171度以西的岛屿,美国占领子午线以东的岛屿,英国从萨摩亚群岛撤退,作为补偿占领汤加塔布群岛和所罗门群岛。从1900年3月起德国开始了在南洋的正式经营。马绍尔群岛原本是被西班牙人发现的,德国人真正在该地从事活动,是在1878年与雅鲁特部落签订了契约时才开始的,1885年10月15日,德国宣称将此地区划为自己的保护领地。
1521年,麦哲伦发现关岛,之后世人才知道马里亚纳群岛的存在。1565年西班牙宣称占领群岛。但是,由于西班牙耶稣会强制进行传教活动,与关岛的原住民部族之间的纠纷不断,后来依靠武力来进行镇压,关岛的人口也因此而锐减。1898年,西班牙在和美国的战争失败之后,将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关岛交给了美国,其他的岛屿则卖给了德国。1899年11月17日,德国将塞班岛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并揭开了统治马里亚纳群岛的序幕。
1914年8月23日,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日英同盟”为借口对德宣战。9月2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山东半岛的龙口登陆。9月5日,两架海军航空机空袭青岛。9月28日,加藤定吉中将率领的第二舰队主力,与英国舰队联合向胶州湾展开猛烈的炮击。与此同时,日本海军编成第一、第二特务舰队。第一特务舰队被派遣到了开普敦,第二特务舰队被派遣到了地中海。
一战中,日本与美国、英国等协约国一方宣布对德国作战。日本虽然加入了英美同盟,但实际上并没有在作为一战主战场的欧洲和非洲打过一仗,日本仅仅是在南洋一带与德国的海军交过手。曾担任过“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委员会的海军中尉松冈静雄,在1914年10月7日率领一队日本海军在德国占领的南洋群岛的查兰卡诺亚登陆,没有流血就占领了该地,接着继续向波纳佩本岛进发,同样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就顺利地占领了该岛屿。当时驻守波纳佩的德国首席官员和50余名黑人士兵,早在日军到来之前就逃到山里去了。躲在山林里的德国官员以及巴布亚士兵最终都向松冈静雄的部队投降,松冈解除了他们的武装,日本对南洋群岛的占领宣告成功。
日本海军代替德国占领了南洋群岛后,对该地实行军事统治,开了在南洋群岛上实行军政的先河。在军政时期(1914—1917),日本海军活用了德国占领时代制定的行使警察事务职权的“防备队”,用于占领地区的治安维持。
一战之后的《凡尔赛条约》,正式承认了日本对于南洋群岛的委任统治。美国当初并不赞成日本对南洋统治。但是,“国际联盟”在1920年12月17日重申日本对于密克罗尼西亚的统治权,美国最终也同意了日本除关岛之外的对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委任统治。1922年2月11日,日本对于密克罗尼西亚的委任权最终生效。
1922年3月,日本政府在总理府下设“南洋厅”,从海军手里接过了统治权。1924年,“南洋厅”划归外务省管辖,开始了真正的民政统治。作为日本在南洋统治最高机构的“南洋厅”,其统治政策主要有以下四大方向:经济开发、劳动力输出、原住民的日本化、战略及军事考量。“南洋厅”的本厅设置在帕劳科罗尔,在本厅之外还在塞班、帕劳、雅浦、波纳佩、贾鲁伊特、特鲁克设置六个支厅,在提尼安和罗塔岛设置支厅的出张所。“南洋厅”长官拥有最高权限,海军设置驻武官府,维持实权。将岛上的原住民视作“岛民”,但不认同其作为日本国民的合法性。虽说是民政,但是并没有超出军政的领域。
1935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但是,南洋群岛依然在日本的统治之下,一直维持到日本战败为止。一直到1940年,不包括军人,约有8万日本人生活在南洋各地,而南洋群岛上的原住民才大约5万人。截至1944年,总部设在南洋的日资企业约有60多家,这些企业作为日本的“国策公司”,在南洋大肆开发,获取源源不断的巨额利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南洋兴发株式会社。
日本四面环海,资源匮乏。早在明治初期就已经显露出对外殖民掠夺的野心。明治中期,在以北海道为中心的“内地”开发告一段落之后,海外殖民地的论调开始迅猛抬头。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并在中国东北展开殖民统治,以“满铁”为中心的日本企业及资金纷纷转移到中国,从而施行殖民掠夺。就在这举国沸腾的“大陆热潮”中,志贺重昂于1887年及时地抛出其论著《南洋时事》。这本书是志贺重昂随海军兵学校的训练舰艇,视察澳大利亚和南洋群岛长达约10个月的见闻录。该书的目的很明确,旨在提醒那些怀抱“雄飞大陆”之志的青年人,不要忘记了浩渺无疆的南太平洋,着意唤起国人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关心。与此同时,一个名为“望南州”的人出版了一部自传性作品《我的影子》,同样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这个所谓的“望南州”的真实名字乃是梅吉庄屋,此人出生在港口城市长崎,从小顽劣,不愿意生活在国土狭小的日本,而是渴望去大海的彼岸寻找新的天地。为此,他乘船到香港,以经营照相业为生。
明治二十七年(1894),25岁的望南州来到东京,拜访了自由民权家、政治实力派人物大井宪太郎,披露了其“南洋贸易及移民”的计划。大井曾在朝鲜闹革命,为支持朝鲜独立党而策划了所谓的“大阪事件”,其目的是要刺激日本,进而大兴民权运动。计划失败后被逮捕入狱,1889年因为明治宪法的颁布而获得大赦。出狱后的大井结成“东洋自由党”,主张对外实行强硬政策的国家主义思想,主张与因为列强的入侵而陷入危机的东亚诸国建立联盟关系。他的这一想法与望南州不谋而合。望南州的想法是往泰国的橡胶园和矿山移植日本人,慢慢地将日本和泰国合并。这也是当时日本人对于南洋的有代表性的想法。当然,真正实现了大井、望南州等人的南洋抱负的其实是后来的松江春次。松江春次被尊为“南洋开发之父”,他也是因在日本第一个制作冰糖而闻名的人物。
松江春次是会津藩藩主松江久男的次子,会津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松江春次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曾留学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松江春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被新纳入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的塞班岛创建了南洋兴发株式会社(简称“南洋兴发”),任社长,致力于生产蔗糖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大正初期,因为一战带来的商机,日本经济十分景气。很多日资企业不仅大量前往中国,还纷纷入驻南洋。可是,战争带来的景气昙花一现,日本经济进入了大萧条时代。1920年,这些进入南洋的日资企业都被卷入经济危机而备受打击,纷纷开始撤退。在南洋塞班岛,从冲绳以及日本“内地”、朝鲜招募而来的1 000多号工人全都失业,再加上岛上炎热的自然条件,失业工人们处在了极为悲惨的状态。日本政府及时进行了食品的紧急运输。在殖民地发生饥饿,这有损作为新兴帝国跻身列强的日本的国际形象。由于事关国家的威信,日本政府为了解决这一内忧外患的困境,于1921年成立了作为“国策”企业的南洋兴发株式会社,主要产业是利用南洋丰富的天然资源甘蔗来生产蔗糖,松江春次任第一任社长。其弟松江丰寿从军界退出,协助春次完成开发南洋的宏伟计划。
公司成立不久之后,1922年,松江春次又从冲绳招募一批工人到了塞班岛,也雇用那些留在岛上的失业工人(含朝鲜人)开始了创业。松江春次一边着力开垦岛屿,栽种甘蔗,一边策划铺设铁路,目的是用于甘蔗的搬运。南洋兴发很快就开始盈利,从公司成立第二年开始,每天都有多达1 200吨的蔗糖从南洋船运回日本。1926年,公司利用精制砂糖时产生的糖蜜建成了威士忌蒸馏所。松江春次将塞班岛产的高质量的“老苏格兰威士忌”运回日本,销路良好,也扩大了利益。“南洋厅”为了方便公司产品向日本“内地”的输入,在塞班岛扩建了港口。
南洋兴发所主导的制糖业的发展,大大地增加了“南洋厅”的税收,1932年,“南洋厅”获得了继“台湾总督府”之后的财政独立。南洋兴发将制糖业获得的巨大利润注入南洋的拓殖事业中,从造酒业、矿业、水产业再到农业、运输业等,拓展了业务范围。在塞班、提尼安、罗塔等岛屿,多达七成的土地被官有化,全都变成了甘蔗田。由此可见,在政府的扶持下,南洋兴发的垄断程度何其之高。最终南洋兴发以制糖业为主,旁系企业多达20多家,总从业员人数达到了4.8万多人。南洋兴发被誉为“海上满铁”,成了一家可以左右国家命脉的大公司。
作为松江春次的事业成就,需要提及的是他对提尼安(天宁)岛的开发。1926年,松江春次租借了提尼安岛。那时的提尼安岛几乎是无人的荒岛,松江春次将在塞班挣来的钱倾注在了这里。松江春次首先在提尼安岛建起了他拿手的制糖工厂,还顺着海岸线建起了工厂和仓库,招商引进了铁道车库、事务所、俱乐部、药店、酒店等产业。数年之后,在提尼安岛中各种店铺就达到了70多家。他又对岛屿整体进行了规划,在重要的地方修建了街道,架设了铁路。1935年,提尼安岛的人口就达到了1.4万多人。在昔日的荒岛上修建起了商店、学校、美容院、电影院、照相馆、五金店、鱼店、庙宇和餐饮店等。在提尼安岛除了栽种甘蔗之外,还栽培红薯、棉花、咖啡等农作物。截至1937年,提尼安岛每年会向日本出口蔗糖4万多吨、糖蜜1万多吨,还修建了足够容纳两艘4 000吨级的船只同时停靠的码头。到了1932年,仅凭收取近处提尼安岛码头的船只的税收收入,就可以让“南洋厅”的财政独立。
当然,南洋兴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狂进行殖民掠夺的“国策”公司,在贯彻、推进日本的所谓“南进政策”中,成了实质性的经济上的推手,沾满了鲜血。南洋兴发在南洋群岛大搞人种歧视,将入住南洋的1.4万多名日本人尊为一等公民,把从冲绳、朝鲜来的劳动者当作二等公民,把南洋原住民歧视为三等公民。此外,南洋兴发在南洋群岛的掠夺式开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提尼安岛等地的森林资源几乎被毁殆尽,一些重要的古代遗迹也惨遭破坏。制糖业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甘蔗,为了防止甘蔗被虫蛀,当时南洋兴发想出的一个办法就是人工繁殖大量的苍蝇来消灭蔗虫,但是为了驱逐虫子而引来的苍蝇又传播了许多疾病,岛上的原住民们深受其害。
战后,南洋群岛通过联合国的决定变成了美国的委托统治领地,并开始图谋独立。基于与美国之间的自由联合协定的不同的对应方式,南洋群岛分为四大块不同的政治体制区域。塞班、提尼安等北部马里亚纳联邦成了美国的自治领地;马杰罗、雅鲁特、比基尼等马绍尔诸岛共和国和波纳佩、特拉克、雅普等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宣布独立,加入了联合国。帕劳共和国和美国间没有达成协议,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委托统治领地存在,而后,帕劳在1994年9月在和美国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后宣布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