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燕窝粥
盼着自己永远不记得……蓉绣却有些受不了李青麟那过于炽热的目光了,甚至烧灼得她浑身上下都有些不自在,她赶紧往前一推,生生将李青麟推开:“你喝醉了。”
他那样好看的一张脸,此刻带了三分醉意,确实天下哪一个女子瞧见了,只怕都会小鹿乱撞,可是蓉绣却有些不适,若论武力,她确确实实是及不上李青麟的,但眼下这李青麟似乎也并没有攻击过来的意思,他就这么定定地瞧着蓉绣:“我一直将你当作影子。直到失去你之时,方才知道,在我心中,你已经是无比重要之人。”
这话说得蓉绣浑身上下麻酥酥的。她一脸不自在:“李青麟,你莫要借着醉意说这种话了。”
这话一说出来,李青麟那有些迷乱的眼神,突然一下子就沉淀了下来,他瞧着蓉绣,一下子便笑将出来:“不过是和你开个玩笑,没想到你的反应这么大。”
他一下子便转过身,坐回了桌子旁。不再喝酒,反而是端起了旁边的一杯茶,细细地喝着:“你想对付一宝楼?”
“不错,那一宝楼想让我去他们那儿做药膳,我不同意,那一宝楼的人便让整个菜市上的人,都不卖给我食材。”
蓉绣见他能好好说话了,便也坐下来:“既然你手上有了这批燕窝,那我就可以利用这一批燕窝,好好给他一个教训。”
“你凭什么笃定我会帮你?”
李青麟颇有意趣地上上下下打量着蓉绣:“那一宝楼给出的价钱,可要高得多了。”
“如果你和我合作,我保证,一宝楼给你的价钱翻倍。”
蓉绣的眼眸一下子便亮了起来:“到时候你怕是要感激我呢,不过我也不求什么,你给我五百两银子就行,你看如何?”
“可真是个财迷。”李青麟噗嗤一笑:“罢了,既然你都这么说了,五百两银子也算不了什么,我就答应你了。”
蓉绣便去库房挑了些许燕窝,她已经想好了,明日所做的药膳,便以燕窝为主料,临出门时,她还不忘嘱咐李青麟。要沉得住气,万万不可将燕窝卖出去。刚一出门,便见小颦正提着六棱灯笼站在门口,脸上竟有几分娇羞之意。
再往门中一看,蓉绣也明白了,这是要自荐枕席呢,她可不想坏了这小颦的好事,很快便转头离开了。
回到院落之中,蓉绣将燕窝细细地洗干净,剔干净,才放在锅中慢慢煨着,若是没有李青麟的势力。她确实不太可能和一宝楼正面相对,说起来,因为此事,她是十分感激李青麟的。
到了子夜,外头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蓉绣半梦半醒之间,听了一夜的雨,她朦胧中醒来,将那老妇人给自己的米下入锅中,果然香气四溢。
看来今日光是凭着这燕窝粥,她就绝不可能输给一宝楼了,天已经大亮了。雨天有些湿滑,蓉绣拿着砂锅的时候,只能格外小心,她披上了蓑衣,却见有丫鬟立在后门,撑着一把纸伞,打在了蓉绣的头顶上:“蓉绣娘子,今日我送你过去吧。公子交代的。”
这也是李青麟的好意,蓉绣谢过之后,便和这丫鬟一起往前头去了,刚走到临江街上,就看到摊位前竟然有一团污血,被雨水一冲,看起来就更加吓人了。
已经有不少百姓围在这团血污周围,指指点点,似乎在说些什么。那丫鬟一下子停住了脚步:“蓉绣娘子,要不要将此事告诉公子,只怕是有人在背后要害你。”
“也未必是害我,让我过去看看。”蓉绣缓步走了过去。轻轻分开众人,竟然是一条可怜的黄犬,生生被人打断了一条腿,扔在了蓉绣的摊档前。
见到蓉绣前来。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分忌讳的神色,往后退了一退。只见这黄犬的胸骨还在翕动,显然还有性命在,蓉绣赶紧从药囊之中拿出了些许药材。为这黄犬止住了血,又找了块布,盖在黄犬身上,放在了摊档后头的屋檐之下。
做完这一切,蓉绣洗了洗手,方才打开了砂锅,稻米的清香一下子四溢出来,刚才还有些犹豫的众人一下子围了上来。
“这是燕窝粥吧,这米怎么会如此剔透,这米的香气真好闻啊!”一旁立时有人夸赞起来。
“老朽过去有幸吃过燕窝粥,这燕窝的品质甚好,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其他的人早已经一碗一碗接一碗地买了。
蓉绣透过层层人,看到了远处檐下立在一个人,模样十分年轻,看起来倒像是个跑堂伙计。
一见蓉绣这里围了不少人,那伙计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恨意。
看来这事情倒是有趣了。蓉绣面上浮起喜色,似乎完全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旧十分热切地为众人盛粥,不出一个时辰,一砂锅的粥,就卖了个一干二净。
再加上蓉绣要的价钱公道,还有不少没吃上的人不免露出了懊恼之色,蓉绣便笑嘻嘻道:“明日还有呢。各位明日请早。”
这一道燕窝粥,便是蓉绣给一宝楼出的第一道难题,临州就算再如何富庶,有些东西终究还是没有的,譬如这燕窝,就很难找到,多数都是从外头运进来的,只是这食材比较贵重,平日里,就算是一宝楼自己用,用量也不敢这么踏实。
能在寻常街头巷尾吃到上好的燕窝粥,这在平时,根本就是想象不到的,何况这些百姓口口相传,不出三日,一宝楼必定坐不住了。
然而蓉绣还是高估了一宝楼的耐心,她第二日刚把燕窝粥摆到台面上,便来了一对夫妻。
这一对夫妻相貌平凡,只是这男子脸上颇有风霜之色,又见眉间悬针纹路,想来平素日子过得不算太好,身上的绸缎衣裳,也有些不合身,就像是被人生生硬套上的似的。
看到这两人的打扮,蓉绣心里也大约有了数,她的摊档前有两张木桌子,平日里也是给大家凑桌的,这两人便坐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