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笔书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天生尤物【快穿】高H 淫乱小镇 (快穿)插足者

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伴一生?

      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伴一生?
    首先,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回答,“陪伴”这个词的任何语境都是人生的误区,本质上最好的陪伴是自己陪伴自己,你若是可以完整地陪伴自己,你便是一个圆,一个圆可以陪伴任何事物,像是地球可以伴着太阳、月亮、星子,伴着整个银河系。
    陪伴的本质,是人性需求的一种缺憾。人觉得自己缺着点什么,自己不够完整,因此才需要寻找另一个人,寻找身外的事物来填补,这才有了所谓陪伴的需求。
    缺憾感的本质,是人类对自身的谬误解读,人们一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缺点什么,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明确说出自己缺的究竟是什么,更无法明确自己喜欢的另一个人身上拥有什么,可以来弥补自己的缺憾。
    情感真的能填补人生的这种缺陷感吗?暂时可以,长期却不能。
    欲望的满足能填补人生的缺憾感吗?
    暂时有满足的可能,欲望的存在永远都是长期的饥渴。信仰可以填补人生的缺陷感吗?
    我认为可以,取决于人的信仰是什么,以及对信仰的笃定可以抵达怎样的程度。
    正是如此,我认为真正能陪伴一个人的,其实是一个人的精神归宿,人可以通过某一种精神归宿,抵达圆满的状态,我相信一个人可以通过认知精神上的自我,到达这样的圆满的状态。
    无论一个人找到怎样的另一半来陪伴自己的一生,所能抵达的最高境界只是让情感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归属感,我之所以用“一定程度”这种限定,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完美无瑕的情感归宿,人类的情感是种永无止境的感性世界,况且,任何人都无法将自己的情感,完整纯粹地托付给另一个人。
    其次,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陪伴一生?
    虽然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但仍值得往深处去探寻真理。人需要陪伴,这只是人们看待自己的一种视角,就像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样。价值也不过是人怎么看待自己的视角,包括人类需要爱,需要工作和事业,需要家庭和亲情,需要社交和获得别人的认同,需要成就自己,需要感受到幸福和快乐……这些都归属于人类看待自己的视角,完全是同一件事的不同的解释。
    人生是向着自我圆满出发的漫长旅程,所谓的圆满的本质,就是人可以完整地看见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一生,最终解释为美满的一生,不虚此行的一生,这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审判。
    在这种过程中,人们无法封闭着自己去认识自己,只能通过与身外事物的接壤来认识自己,只能通过去认识世界再反过来认识自己,只能通过各种追求来认识自己……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逐渐形成看待自己的各种视角,抵达自己与自己的和谐关系。
    人遇见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对于人的自我认知产生不同的价值。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种最重要的观念,与任何人、任何事物接壤,都在帮助一个人认识自己,这才是人们与外面的世界打交道的核心意义。
    人什么时候开始持有这样的观念,去与世界和自己相处,算是真正摆对了自己的位置,算是生出了真正的人生智慧。唯有在这样的观念之下,人才不会辜负任何的遇见,珍惜我们常说的各种缘分。
    人们并不擅长从时间的长河里去看待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人只能拥有阶段性的视角,所以会产生遇见了“对的人”或“错的人”的认知,一旦放在更长的人生旅途上去看,错的,会变对,对的,也可能变错。随着人对自我认知的增长,对错的标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返璞归真的老人们,之所以不会以对错去看待事物,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了岁月带来的更完整的人生视角。
    我以为自己在此生遇见的任何人,都可以说是对的人,同样,也都可以说都是错的人。
    找一些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中年夫妇,看看有几个人可以斩钉截铁地站出来说,自己遇见的人是对的人,相信他们无疑同样经过了曾经以为是对的人这样的过程。若是能彼此相伴走到年老,一些人看法又会发生改变,这不过是因为人一旦步入老年,“伴”的意义已经比“合”更重要,争吵比孤寡更容易被忍受,人已经学会了豁达和宽容。
    人是变化里的人,漫长的人生岁月,你以为的人渣可能会变成别人的好丈夫,你现在以为的好丈夫,仍有一半的可能,会在某一天离开你。
    我们自己也会变,我们甚至连自己的变化都理解不了,又何以去理解别人,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别人。
    与任何事物的触碰,都可以让人去认识自己,做对或是做错的事情,都同样可以让人认识自己。
    所谓合拍的人,让人认识和谐时候的自己;所谓冲突,让人去认识自我冲突时的自己。
    争吵时,可以看见讨厌的自己是怎么样的;甜蜜时,可以看见可爱的自己,长成什么模样;分手时,可以看见自己人格的阴暗面,究竟站在哪一个角落里;厌倦时,可以看见一个长期没有获得更新的、自我厌倦的自己;失去了做爱的激情,可以看见自己的性欲,不过是动物世界里,一类繁殖后代的、伟大又廉价的天性……
    人生是一场认识自己的旅程,一切皆是认识自己的手段和过程。每一个向外寻找过自己的人,都只能找到一部分自己,剩下的自己,得靠向内去发现。每一个人在年轻时的眼光都是向外看的,评价看见的一切;每一个中年人开始向内看的审视时,才懂了照顾自己的心灵,去逐渐发现什么是精神圆满,并开始探寻信仰的意义。
    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婚姻制度的本身已经受到了挑战,该是到了反省一些人类看待自己的视角是否还有现实价值的时候了。所谓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也许就是人间的一种谬误,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不能把陪伴当目的,至少陪伴不应该是年轻人的目的。或许应该把“你是我的镜子”当目的,你让我看见了更多的自己,你让我的人生更加的精彩,那么这个人出现在自己的生命之中,才体现出了真正的意义。
    与其说我们一生遇见过太多的人,留下了对别人的评价,还不如说,我们给自己累积了太多对当时的自己的各种评价,正是这些自我评价,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人生,是怎样一路走过来的,也才知道自己该如何走下去。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看见女儿在微信上转发了一篇同样标题的文章,她的评价是“这个值得认真思考……”,这篇文章我只看了一半,后面的案例我没看,然后我告诉女儿,这里面的内容多数都是在误导年轻人。
    首先,文章里面只有“术”而无“道”可言。其次,文章里“术”的内容也只是一味地教人怎么“遇上对的人”。这是种充满偏见的自我视觉,忽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把责任都推给“没有遇对人”,逃避自我反省、自我认知的责任,好像人们遇见什么人,自己有得选择似的;好像人们在遇上一个人之前,可以预先知道这个人的人品、性格、价值观等似的;好像每个人在恋爱时都知道自己和别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似的。这些状况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年轻时候谁不是莫名其妙地就遇上,莫名其妙地就喜欢,然后莫名其妙就在一起的。人生只能去把握事情的过程,未必可以去掌控开始和结局,现在有太多公众号在发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文章,非常容易误导年轻人。
    那么,究竟该与什么样的人相伴一生?
    我的回答是:不要去苛求相伴一生,我喜欢能让自己看见更多自己的人,并且还应该以不同的年龄段去看待。
    如果你是年轻人,我只是建议你别急着找什么“相伴一生”的人,这样的目标其实遥不可及,要找那种让能自己感觉到自己是在精彩绽放的人,任何看不见自我、迷失掉自我的恋情都不值得挽留。
    我提倡男女平等,年轻人让自己拥有更多爱的经历,没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你是中年人,我建议你一方面珍惜眼前人,另一方面去自我修行,要自己去修自己的圆满,这样才有可能与伴侣相互成就。
    至于自己,我感恩过去所有的遇见,我现在仍把自己当年轻人,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