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海难
古人所讲的忠君爱国,最高形式便是为君上献上自己的生命。
王偕以往便认为这些事情有些虚无缥缈,当年他们谢家却也不是如此,可是依旧恩威荣宠只凭君上一句话。
所以说这些话的时候,王偕心中其实是觉得很难过的。
宋毅看着王偕,开口说道:“既然按照状元郎如此说法,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此时已然快要落日,王偕在这西南边城之地,却也看出了一阵西北之地的沧桑来。
“听闻状元郎之前在西北之地任职过,某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到大明的西北看一看。”
这宋毅眼眸含着一丝期待,王偕忍不住笑了笑,开口说道:“会有机会的,我们现在想要做的事情,便是好好等待,有一件大事即将要发生,只要这件事情结束之后,我们的事情才会真正开始,到时候朝廷会给我们大量的帮助。”
“那便静候佳音了。”
王偕此时不知道的是,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他的妻子身上,此时顾绾身怀那封重要的证据,正坐在通往威海卫的大船上。
这一路上,张天复当真是无比话唠,若不是顾绾与这人相处时间长了,定然要怀疑这家伙对峙有别样的心思。
只是多方观察之后,才知道这家伙只是脑子里缺一根弦,却是和徐文长这等家伙十分相配。
船行一月,一路上倒是风平浪静,只是老是听船上的水手们讨论有关于倭寇的事情,
江浙一代沿海地区,倭寇常年袭击之地,只是太祖设下了片帆不得入海的禁令之后,好了一些,可是到了嘉靖一朝由于江南土地兼并情况十分的严重,大部分没有土地的农民开始出海,很多世家大族也开始组织私自出海,如今沿海倒是一片啃不动的骨头。
不过这倭寇在如何厉害,却也不敢打劫这官家的船,所以顾绾她还是非常安全的,正是因为如此,才会选择坐船。
顾绾每日清晨都要来这船舱上看一看日出,风景倒是分外清凉美丽。
只是每到这个时候,张天复这个家伙都会过来跟顾绾说话,顾绾心中非常不愿意和这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搭话,当时在徐渭的婚宴上,这个家伙还是非常正常的,怎么现在变化如此之大。
张天复仿佛没有看到顾绾难看的脸色一般,对这顾绾说道:“夫人之前提出的集装箱之法,若是运用到海运之上,定然要比河运要好上一百倍。”
这些事情顾绾自然知道,这海运的船只无比巨大,自然比江河湖之中的小船要好的多,可是此时朝廷不还有一条明令说是不让出海吗?
张天复这次倒是看出来顾绾的意思了,他赶忙开口说道:”可是夫人应该也知道这两江之地的世家大族多多少少还是牵扯了不少这些生意的。”
“先生说的没错,可是若是朝廷不允许,就算民间生意做得再厉害,却也没有用。”
“这钱都赚了,如何说是没有用。”
“朝廷可是收了一丝一毫的税了,而且做这些事情的大部分都是豪门大家,跟寻常百姓干系不大,只会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加大,于国于民都不是什么好事。”
张天复皱着眉头思考,有些话他们其实都知道,可是若是说出来,就不好了,这不允许片帆下海的规定可是族制。
“族制,老祖宗哦。”
两人说话之时,突然插进来一个老头子的声音,顾绾顿时一阵好奇,转过头一看,只见到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站在二人身后,张天复看到这位老者之后,顿时我有些惊喜,赶忙拱手开口说道:“晚辈见过孙先生。”
顾绾倒是不知道这位孙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也,但是还是跟着张天复向这位行了一个晚辈礼。
老头子笑了笑,开口说道:“两位不必多礼,方才老头听到二位似乎是在讲海运之事。”
“正是。”这张天复的眼睛无比炙热,倒是让顾绾一阵好奇,这老者到底是何许人也。
“说的到时颇为鞭辟入理。”
“先生谬赞了。”张天复一阵谦虚之后,这个老家伙离开了,顾绾赶忙开口问道:“张先生,这位是?”
“乃是我和徐渭年轻时候的一位老师,已然许多年未见了,孙先生在云南任官,想必这些时日便是要回京述职了。”
“原来如此。”便是此时顾绾却也觉得心中十分的奇怪,这也有些太巧了吧。
晚间十分,顾绾正欲就寝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船只有些颠簸,或许是外面风浪太大了,顾绾甚至还隐隐听见了雷声,看来是遇到了雷雨天气。
不过这艘船体积如此之大,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顾绾便放心睡去了,果不其然早上去甲板上的时候,清空万里之下大海平静如镜,唯有海鸥翔集。
只是顾绾却看到不远处一艘大船半沉于海水之中,上面似乎还站着一些人,看起来十分的危急。
顾绾刚忙叫人来,将船开进了才将人救了上来。
这艘船上乃是上自出海的商船,若是明面上来说,这一船人都是要去见官的。
可是在这片地方,可以干这种事情的,自然家里都是有些关系的。一船人损失惨重,最为重要的是出海的主家少爷在这大海上生了病。
这人都知道若是在海上得了这种病,若不及时赶回陆地,恐怕过不了几天就要去见阎王爷。
这位主家少爷乃是如今礼部尚书徐阶家外甥,看在徐尚书的几分薄面,这艘官船却也是要在太仓靠岸的。
若是顾绾没有见过这位孙先生,自然是准备一路前往京师,可是这些日子以来,顾绾总感觉似乎有人盯着她,所以顾绾决定趁着这靠岸的机会,回太仓,回到太仓之后,去找一找徐家。
若不是这一次这位徐家的表少爷出了这档子事,顾绾就快要将这位低调的尚书大人给忘了。
严嵩接任殿阁大学之后,徐阶便升迁了礼部尚书。
听说徐尚书和严阁老的关系十分的不错,严阁老还屡次在嘉靖面前夸奖过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