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陇上有风,有少年来(11)
次日清晨,娇阳还未露出羞涩的舞姿。
锦书便在侍女的服侍下更衣沐浴,穿戴整齐,往日慵懒的他本来不可能起来这么早的。
但是今天不行了,陛下昨天就来了诏书,于今日早朝召见于他。
这是对于商人来说是无上的荣耀,也许就这个话题,可以在长安谈论三年。
至少刘府上下都很激动,服饰锦书的丫鬟已经不小心扯了他三次头发了。
车夫在门口不断徘徊,不时往阁楼眺望。
天蓝色的汉服,用金丝勾勒着祥云映月的图样,琥珀白玉冠下三千蜀锦般柔顺的长发,佩玉呜环,一手执扇。
本来就帅气的少年,这一刻更是意气风发。
不管那个笨头笨脑,却又眼里冒着星星的傻丫鬟,想想自己的目的,就这样出门而去。
锦书没有官职,所以上朝不用穿朝服,也不用带玉璧,但是正式的服饰却还是必要的,这关乎礼仪教化与修养。
想了想锦书便穿上了,族长刘风设计的天蓝色族服,带上了加冠礼时,族长送的玉冠,当然了还有小姐送的千金龙纹玉佩,据说那是小姐唯一的身份证明,可是小姐随手就丢给了自己。
想起这些锦书就觉得底气十足,迈着步伐向皇宫走去。
古代的皇宫威严而又高大,天然的气势,就足以压得普通人瑟瑟发抖。
总管太监已经喊了上朝很久了,锦书却迟迟未的召见。
一路走来,纵横商场的他看到了很多,有时间光看眼睛,就可以知道很多答案了。
他无法忍受武官眼中的轻视,也更没有办法忍耐文官那避之不及的态度。
可是他又能如何?那些大佬高高在上,他们永远不在乎民生几何。
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锦书终于等到了他的传召。
锦书擦了擦额前的汗水,整理衣衫昂头挺胸而上前。
“草民刘诺拜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你便是尚院刘家在长安的掌柜?说说自己吧!”
“诺,草民姓刘名诺字锦书,陇西郡人士,得蒙家主厚爱,暂代长安掌柜。”
“你家家主可是刘风?”
“回陛下正是。”
“说起来,你家家主倒是一位奇人异人,不过也让人可气,刘姓乃皇家之姓,你家家主却随意赐人。要不是郑看他献盐方有功,早就定他罪名了。”
锦书心里一阵抽搐,想不到家主的随意,不就是一个姓氏吗?可皇帝却看在眼里,着实是小气了些。
只是他毕竟年轻,不知道的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在中国帝族赐姓,那是无上的荣耀,既然皇帝看起来似乎很不爽,却也没有反对。那么尚院刘家就是被默许的,在古代这很重要。
景帝似乎也觉得偏题了,有些尴尬,咳嗽了一下说道:“好了这笔帐以后在和他算,我们谈一谈工商税务一事。”
景帝看着两边的三公九卿满朝文武,有些生气的说:“锦书啊,工商税务是你家家主提出来的,你们也上交了庞大的税收,解决了国库的危机,可是有的人就是不信。也罢,就由你来向这些所谓的大佬解释一下吧。”
“让他们知道你们是多么富有,让他们听一听,你们是不是哗众取宠,是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锦书暗道不好,这是要得罪满朝文武啊,看起来似乎陛下和朝臣有挣执,也罢,要让商人缴税,那就意味着要得罪天下商人,与天下为敌。豁出去了。
“诺。”
锦书上前一步道:“诸位大人,所谓商务税便是通过非农业的……”
景帝看着眼前刚刚加冠,还有些青涩的少年,言谈犀利,举止优雅,举手投足间皆有大家风范。
面对满朝文武的柯问,丝毫不落下风,尤且游刃有余。
甚至才刚刚不到一刻钟已然有半数朝臣站在他那边了,景帝观查着下面,一个个人的姿态,暗自记在心间。
景帝尊从黄老,提倡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他的无能,恰恰相反,景帝是真正的大能者。
他自然看的到商人的好处,这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事。
只是他想不明白的是,刘风既然是商人起家,那么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一来必然会损害商人的利益,难道真的是因为爱国,为了民生疾苦,愿与天下为敌。
当真是一个有趣的人啊,在李广的上书中曾经提到过刘风的点滴,但是这不够,这个人就像是充满了迷雾一般,疑似仙人子弟,想来他还没有成年,哪便交由母后处理吧,也许他老人家会感兴趣的。景帝不由的对刘风感到了深厚的好奇。
事实证明能在大汉皇朝搅动风云的大佬,就没有一个蠢人,虽然他们无法接受商人能有那么大的财富,但是能到这个位置的哪一个不是久经沙场老狐狸。
察言观色就是他们的本能,本来商务税的施行必然会影响他们名下的产业,所以明知道这事有利民生,还是不忍心想要为自己的利益挣取一下。
当他们发现景帝愈来愈阴沉的脸色的时候,就突然转口了。
这倒是让舌战群儒的锦书轻松了不少。
“陛下英明,臣等经过殿议,一致认为,商人趋利,虽然我等不屑与之为伍,然其亦我大汉子民,人虽有贵贱,然爱国之心而无限。”
“是啊,陛下我等皆认为这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及千秋的好事。”
“哦!这么说诸位爱卿都以为尚院刘氏的建议不错了。”
“是的陛下,只是我们等愚钝,却不知道这尚院刘氏是何家族,为何我等所闻甚少。”
“哈哈啊,难得有诸公不知之事,食盐的改进便是这尚院刘家家主所贡献,至于其他的你们便亲自问锦书吧,他就是来自尚院刘家的。”
“诸位爱卿人家刘家可是我大汉第一的富豪,他们上缴了一年半载的赋税就是国家的农税的六分之一,而且诸位不要忘记了那是三十税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