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开元之战(一)
第二日清晨,大族长一支的大军果然卷土重来。这一次大军不再仅仅是摆足阵势,而是真刀真枪的开战。
无数条长长的火龙从一艘艘战车战船中喷射而出,将城墙外侧化为一片火海。
一道道黄色霞光击向城墙上空的天空处,聚集成一团闪耀的黄云。随着百万修士大军之中不断有法力和灵光注入黄云中,黄云中蕴含的元气惊人,并很快有一块块数十万斤重的巨石凝聚而出,从天而降,砸落在城墙上。
而在地面上,那些石车弩车等攻城法器,射出一支支石锤、巨箭,密集的击打在城墙底部。
瞬间,整个城墙外围,都遭到了密集的法术攻击覆盖,规模之大,动静之巨,即便是长孙门主等大修士,依然惊心动魄。
在这种百万修士大战之中,一两名大修士也无力改变战局。而面对这种可怕的攻势,大修士除了逃走脱身外,也无法承受太久!
好在大祭司这一方的守军,也有百万之众!
守军修士纷纷施展法力,激发一件件各式各样的守城法器。这些法器多数呈镜面状,主要作用都是聚集大量修士的法力,转化为特定的某种防御神通。
在火龙肆虐的城墙外侧,守军修士激发出一面面银光宝镜,这些宝镜照出的寒光,在城墙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冰层,阻挡火焰的蔓延。
而对于从天而降的巨大坠石,守军修士用法器编织出一张张巨大的青光闪闪的藤网,这些藤网极大的缓冲、化解了巨石的冲击力,让它们对城墙的打击变得十分有限。
守军亦展开反击,大型法器所化的无数刀光剑影,斩向城墙外乌泱泱的修士大军。
城墙上的护城大阵,如同一座巨大的灵光穹顶,将整个开元城笼罩保护起来。纵然修士大军的攻势凶猛,只要大阵不破,这些守军修士性命无忧,开元城也十分稳固。
然而,再强的大阵,也遭不住百万修士大军的狂轰滥炸, 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承受一波又一波强大法术神通的击打。
大半日后,终于有一处城墙被百万支巨大的灵光箭轰破,护城大阵也出现了一个缺口,原本完整的穹顶灵光,在此处也出现了一个百丈宽的窟窿。
一支修士队伍带着数十辆战车趁机从窟窿中飞入城墙上,并开始冲击守城修士。守城修士立刻反击。
这种近距离的搏杀,修为高的好处就完全体现出来。两军交锋处,低阶修士往往不到片刻间便死于各种密集的法术神通之下,只有实力强劲的高阶修士,才能在乱战中自保并杀灭敌军。
所以,双方的高阶修士,不约而同的来到这片区域,其中就包括姜岑等人。
“快走!”姜岑向天不凡传音道。他装备着机甲,抬起手臂便是一门灵光炮轰出,巨大的动静逼退了不少敌军,但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立刻有三首族修士盯上了姜岑,正欲围杀,却见到长孙门主等大修士飘到了姜岑附近。
有大修士在,其他修士就没有动手的机会,急忙又另寻目标。
天不凡在知足知止二人的保护下,趁乱飞出城墙之外,与攻城修士厮打一番后,越飞越远,最后消失在姜岑的视线之中。
姜岑暗暗点头,大战中如此混乱,自然不会有人注意到天不凡等几个三首族人的生死。天不凡应该可以顺利的见到大族长,并将姜岑的嘱托转达。
只是,那大族长是否愿意再相信姜岑一次,可就很难说。
毕竟姜岑仅仅是一个金丹修士,他说有能力阻止大祭司的计划,实在很难令人信服。
交战双方的高阶修士,很快聚集在城墙缺口处。起初以金丹修士为主,后来大量的元丹期修士也来参战,那些金丹修士或是被杀或是逃走,此处便成了元丹高人的战场。
而后来,数名大修士也到达此处并一一出手,这样一来,连普通的元丹期修士都没有一战之力,纷纷退避。
姜岑发现,双方虽然都是百万修士,但大族长一支的大军中,高阶修士的数量明显占据优势!
这其中原因,也不难理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祭司这几年来,屠城六座,灭杀三首族百姓千万,如此凶名,自然让大多数修士难以接受。
虽然屠城的消息,在凡人界中被封锁住;但是在修仙界,这种事情还是无法遮掩,渐渐的流传开来。而大祭司显然与此事有关,这让他的声望,渐渐降低。
虽然以大祭司的实力,还可以招揽百万修士守卫开元城,但是对于那些原本处于中立地位的高阶修仙者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大族长一支的邀请,前来讨伐大祭司。
盘古界修士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高阶修士,而且还有好几名大修士,这正是大祭司一方急缺的,可以补足短处,大祭司之所以拿出诚意与盘古界修士合作,大概也正是出于此考虑。
大战之中,姜岑等异界修士,显得格外扎眼。一些不愿自相残杀的三首族修士,便将矛头对准了盘古界修士,大肆围杀!
这个时候,几名大修士的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几位大修士的神通将整个缺口笼罩,让那些攻城修士无法冲入缺口。
姜岑心中一动,这几位大修士,既有正魔之别,又有门派之分,原本互相忌惮敌视,千年来没有少结怨;但在这异界之中,居然都能尽弃前嫌、并肩作战!
在眼界较低的时候,门派之别正魔之分,也许大过了天;但是眼界拔高之后,才发现这些恩怨与追求大道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见到诸位大修士都亲自出手,姜岑也不好置身世外,他招来二十余名机甲修士,正欲吩咐他们展开反击,却被长孙门主传音喝止:
“眼下这些攻势,我等足以应付,姜道友不必出手!姜道友的机甲,三首族闻所未闻,必有奇效!不如留着这些手段,以备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