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发难
大明内阁的辅臣,一般为三到五人!都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此时内阁有四大学士,四名阁臣。分别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文渊阁大学士焦芳,以及刚刚入阁的兵部尚书刘宇。
这四人之中,杨廷和为孝宗旧臣,曾当廷与刘瑾对抗,实是清流之中,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
也就是因为有他与李东阳,这刘瑾倒行逆施这么许多年,大明才一直没有太过倾颓。
而焦芳却是以出卖刘健,投靠刘瑾,才换得了这大学士的位置,自然是刘瑾的门下!
刘宇却更是重重贿赂了刘瑾之后,才得以入阁!
因此这两人也算是刘瑾在内阁之中的代言人,李东阳与杨廷和暂时无法与刘瑾正面斗争,在这内阁之中,也尽量把实务都交给了这两人处理。
此时李东阳着任不凡去请这三人,却是文武百官之中,难得的中流砥柱,显然是准备以此机会,对刘瑾发难了!
李东阳见任不凡消失在院墙之上,不禁悠悠一叹,虽然如今也算是个机会,形式却比之刘健那次发难多有不如!
刘健那次发难,可是连内廷的王岳、范亨都出面了!
可是最终还是功亏一篑,王岳、范亨被杀,刘健、谢迁等一批阁臣九卿致仕,实是朝野动荡。
如今机会来了,李东阳却也不知道这时候到底适不适合发难,又能不能一举扳倒刘瑾,还大明以朗朗乾坤。
……
次日一早,皇极殿上,文武百官山呼万岁,迎来了在豹房恋栈不去,有些倦怠的正德皇帝。
此时刘瑾不在朝中,正德皇帝身前的亲随太监却是换成了邱聚。
见皇帝坐好之后,邱聚走上前来,高喊一声,说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邱聚话音刚落,就见李东阳身后一名高官缓缓走了出来,此人倒也是相貌堂堂,生的一副极好的模样。
正德皇帝见是这人,不禁抬了一下子眼皮子,缓缓说道:“刘爱卿,你有何事上奏啊?”
“启奏陛下,月前四川巡抚林俊林大人在龙滩河击溃四川民贼蓝廷瑞、鄢本恕、廖惠等,更派遣知府张敏等人追击,生擒了贼首之一的廖惠!如今已经遣人进京报捷,并把廖惠押入了京城,等待陛下圣裁!”
这刘姓高官一本正经的缓缓说道。此人正是内阁辅臣,兵部尚书刘宇,他主管兵部,这四川民乱平定,却也有他一部分功劳,因此邱聚刚一说,他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陈说此事。
正德四年初的时候,有川民刘烈起事。
可惜刘烈本事一般,却是没有闹大,就被林俊迅速扑灭。
刘烈虽然失败,可是川中各地平民却是人心浮动,有那蓝廷瑞、鄢本恕、廖惠等三人,假借刘烈之名,聚众叛乱,纠集了约莫数万人。
这事传到京师之后,朝野震动,正德皇帝更是责令林俊限期剿灭这股乱民,不使民乱扩大!
不料这才过去月余,林俊不但击溃了乱民,而且生擒了贼首之一的廖惠,还押赴京师,亲自受审。
正德皇帝一听之后,不禁高兴不已,眼睛也是睁了开来,瞪着刘宇问道:“刘爱卿此言当真?”
“臣岂敢欺瞒陛下!”刘宇闻言不禁有些失笑,这当着文武百官面,自己如何敢戏耍当今天子呢?
“哈哈!这林俊倒是好样的!”正德皇帝不禁夸赞道,“之前这家伙在江西,屡次三番的挑衅宁王叔,搞的王叔几次三番,上表向朕哭诉!朕本来还觉得这老小子没什么本事,故意找茬呢?不想把他调任四川,竟然能为朕平顶民乱,这朕得好好赏一下啊!邱聚,你说朕赏他一点什么好呢?”
邱聚闻言不禁有些苦笑,这哪里有皇帝赏臣子,却当朝问一个太监的。自己说高了的话,满朝文武只怕不乐意,说低了,这位皇帝陛下只怕却不乐意!他不禁呆立当场,不知如何作答。
倒是李东阳出声解了邱聚的尴尬,只听他出班说道:“陛下,这封赏臣下,一般是陛下下旨,由内阁草拟方案之后,呈交陛下圣裁!陛下通过,就下旨颁行,陛下不通过,再打回内阁重新拟定!这当廷赏赐,只怕有些不妥吧!”
内阁自太宗皇帝开始,就一直为皇帝处理各项事务。
到了此时,内阁的权柄虽然不是最大,但是事务却绝对繁杂。
正德皇帝听了李东阳的话,倒是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不错!不过,西涯公,你可要与杨先生好好的商量一下!林俊能在旬日之内平叛,实是国家肱骨,你们可不能怠慢了!”
杨先生却是杨廷和!弘治二年,杨廷和以翰林修撰升任左春坊左中允,侍奉时是太子的正德皇帝读书。
弘治十五年,杨廷和却因为修成《大明会典》的功劳,被破格提拔为左春坊大学生,为太子的日讲官,与太子实是有师生之谊。
因此正德皇帝一直以来,都是以先生敬称杨廷和,即便现在成了皇帝,这一称呼也是没有改变。
听了皇帝点到自己的名字,站在李东阳身后的杨廷和也是拱手应命。
李东阳与刘宇都是闻声退入班中,然后正德皇帝才带着兴奋劲,又是问道:“还有事么?”
杨廷和闻言出了班列,来到皇帝坍圮之下,行礼说道:“臣杨廷和,有本启奏!”
“哦?先生有事但讲无妨!”正德皇帝点了点头,饶有兴致的看了杨廷和一眼,说道。
“臣此来专为弹劾内廷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而来!”杨廷和一言出,这偌大的皇极殿中,瞬间都安静下来,大部分朝臣都是惊愕莫名的看着杨廷和,不知这以正直敢谏,出了名的与刘瑾作对的大学士又要弹劾刘瑾什么!
只有勋贵头排的英国公、成国公老神在在,心中知道杨廷和所为何事,都是站立不动,等着机会附议发难了。
“刘公?你又要奏刘公什么事?”若是他人弹劾刘瑾,只怕正德皇帝忍不住要先打二十廷杖再说,在他心中,刘瑾不但殚精竭虑,给自己找好玩的,而且刘瑾为了让自己玩的安心,还一心操持朝政,实是功不可没,这弹劾刘瑾的人,多半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杨廷和身份不一般,实是正德皇帝心中极为尊敬的人。
何况杨廷和与刘瑾不和,这在朝野之中,是人尽皆知。
杨廷和几次当众扫了刘瑾的面子,刘瑾倒也是没有急于对付他,因此杨廷和弹劾刘瑾,正德皇帝倒是没有什么奇怪!他只是好奇,这次杨廷和又找到什么,来弹劾刘瑾。
“臣经人举报,说刘瑾私自操控武林门派,引起江湖动荡,实是图谋不轨,包藏祸心!臣恳请陛下,治刘瑾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杨廷和慷慨激昂的说道。
“操控武林门派?引起江湖动荡?这从何说起?”
正德皇帝本以为又是什么刘瑾私受贿赂,给予他人官职的事,不想这次杨廷和弹劾的却不是朝中的事,反而是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江湖事,这却大出他意料之外,不禁有些迷茫的看向了邱聚。
此时邱聚也是惊愕莫名,他也是同样没想到,杨廷和会拿着江湖事,郑重的在朝堂之上,弹劾刘瑾,这却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一时间,他比正德还茫然一些。
“刘瑾自许久之前,就开始私自控制武林门派!举可靠人士举报,如今他已经控制到了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以及东岳泰山三派!其中更是指使泰山派,故意攻击了天阴教,导致天阴教事后报复,使泰山一地近千武人,悉数惨死!”
杨廷和昨天从李东阳那里知道了武林之事过后,就一力要求自己为主要的检举人!
他深恨刘瑾误国,诱惑正德皇帝贪图享乐,只想着除刘瑾而后快。
何况平日里,杨廷和与李东阳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与刘瑾周旋!所以这首发检举之事,就是由他开始。
“这……江湖草莽之事,在朝堂上说,不合时宜吧?”
一名头发花白,老态龙钟的官员缓缓走了出来,出言反对道,此人便是焦芳,他本来仕途不顺,年逾六十,还是没有跻身九卿。
无奈之下,正好新皇登基,刘瑾等人魅惑新皇,他只觉得自己在仕途上只能另辟蹊径,因此就出卖了时任内阁首辅的刘健,得以被刘瑾投桃报李,荐入内阁!
也因为是刘瑾举荐的,他自入阁之后,就已经打上了刘瑾一党的名号。
如今刘瑾不在,这朝堂之上,有人攻讦刘瑾,他身为刘瑾一党,也只得出面,为刘瑾开脱!
“焦大人!”杨廷和平日里就与焦芳多有不睦,这会儿见焦芳不惜为刘瑾出头,心中更是深恨此人,只觉得此人枉读了那许多圣贤书籍,当即据理力争道,“我且问你,这天下是不是陛下的?”
“这自然是的了!”焦芳还摸不清杨廷和到底要说些什么,可是他却知道这句话不能乱答,否则朝堂之上,皇帝面前,百官当面,他就算是首辅也是不好使,何况他还只是内阁阁臣,居于李东阳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自然都是陛下的!”
“那江湖之人,可曾算是陛下子民?”杨廷和见焦芳果然如此说,不禁得意的一笑,步步紧逼道。
“是的!”焦芳已经明白杨廷和想说什么了,只能无奈一叹,点头说道。
“那就是了!”杨廷和见焦芳模样,知道这人再也不能阻止自己在朝堂之上,公开说这武林之事,不禁颇为得意,说道,“既然江湖之人也算是陛下子民,如今这里是皇极殿,是陛下听政议政的场所,这江湖之事,就怎么不能在朝堂之上说了呢?”
“也罢!”焦芳无奈说道,“那就请杨大人直言,你到底所谏何事?”
“焦大人莫不是年老体衰了?”杨廷和哂笑着说道,“我刚刚说了,我今日要向陛下弹劾刘瑾,擅自操控武林门派,引起武林动荡,造成泰山一地近千武人惨死,实是居心叵测,意图不轨!请陛下治刘瑾一个大逆不道之罪!”
“臣张懋附议!”一名身穿蟒袍,顾盼之间极具威势的老人缓缓走出勋贵班列,来到杨廷和身侧,下拜说道,这却是河间王张玉之孙,英国公张辅之子,第二代英国公张懋。
此人算是大明军中数一数二的栋梁,勋贵的首领一般。
“臣朱辅附议!”又一名身着蟒袍,相貌堂堂,极其威武的中年勋贵随着张懋走了出来,下拜说道,此人却是东平王朱能的曾孙,平阴王朱勇之孙,第二代成国公朱辅!
此人虽然年岁不长,却也是将门之后,为大明南方武将之首,历来担任着南京守备一职,只是这会儿正是冬季,因此来北京述职。
却也正好赶上了李东阳联合阁臣、文官、勋贵、武官一起,弹劾刘瑾之事。
本来张懋、朱辅为大明军队的指挥,一般不轻易参与到这朝争之中!
可是刘瑾图谋染指军队,几次三番向军队安插自己的人,这等行为,在两位国公眼里,实是无异于挑衅。
因此两人才答应李东阳,与杨廷和一起附议,弹劾刘瑾。
这三人一带头,文武百官,功勋贵戚都是站了出来,齐齐的向皇帝拜下,躬身说东啊:“臣等附议!”这一声却如同山呼海啸一般,虽然能上皇极殿议事的人员不多,可是这近百号高官一起出声,实是气势惊人。
其他刘瑾控制的官员,约莫数十人都是脸色土色,不知如何是好!只是看向焦芳、刘宇二人!
这二人为刘瑾党羽,这会儿刘瑾不在,八虎又只有一个未成气候的邱聚在,因此这些人也只能看焦芳、刘宇的眼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