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放牛爷
卧牛山是宋国南州的一个普通山脉,这片山脉最重要的就是山上常年植被丰富,到处是青山绿水,小型的瀑布到处都是,而且南州区域的山林也众多,因此这里的气候也是湿润多雨,山上随时雲雾缭绕,笼罩着山时现时隐,充满离奇与梦幻。这卧牛山很广,主要是长,整个山脉就像一条卧牛,而在南州崇山峻岭之中,卧牛山脉上的牛背山就不怎么醒目了。很早以前就有一些村民到了牛背山,在牛背山上开一些田土,种庄稼加上山上有众多的野兽改善生活,就形成了附近十多个村落,每个村落相隔都有几十上百公里,显得偏僻闭塞,村落之间也几乎不相往来。牛角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村落,整个牛角村就像一个牛角,四面环山,牛角尖的位置就是村口。山上常年绿叶覆盖,山势极陡。靠村子的几面全是陡峭悬崖,只有通过村口才能出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也造就了牛角村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牛角村有三十多户人家,大家过得都差不多,基本都相当清贫,这里的村民最远也就走到过十公里以外的牛背镇。
袁磊就是牛角村土生土长的人,他的爷爷袁长山由于是从外面逃难而来,在外面有一定见识,又学过一些文化,所以就在牛角村做私塾老师,袁磊也就跟着自己的爷爷学,后来他爸爸接替爷爷做私塾老师一辈子,而到了袁磊,除了基本的读书写字从小就放牛,慢慢的就是放牛叔,现在袁磊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放牛爷了。今年袁磊七十岁了,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已经快要行将就木,会见老祖宗去了。而他就从小喜欢赶着牛上山放牛,一次赶几头牛出去几天甚至几个月都不回家,在山上吃点野果,喝点清泉,偶尔烤几只野味也活的相当自在。收入来源除了家里留下的祖产十几亩田外,就是在山上采点药,打点野兽去镇上换点钱。当然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在乡亲们看来是不务正业的,年轻的时候还有村里的妇女想给他介绍本村或者临村的姑娘成家,但是都被他谢绝了。袁磊虽然长得普通,但是长期在山林中穿行,身体非常不错,也有一番特殊的气质。所以村里村外的姑娘们还是有点不理解他的行为,甚至有点失落,至少袁家还在当地不错的,然而经过几十年了,到了如今的古稀之年,村里的人也就早断了给他说门亲的想法了。
这天袁磊在外放牛十多天后又赶着牛回牛角村了,几头牛身上都挂着一些包,里面都是一些草药或者被烤干了的野兽,身上的灰色衣衫也到处是泥点,也有些地方被刮破了,然而,袁磊丝毫没有关注到自身的状况,眼睛的闪着兴奋的光,因为他终于等到了离开牛角村的契机。
“老袁,你回来了哇,晚上到我家喝酒?”刚走到村口就碰到老谭头,被老谭的呼叫打断了。
“好勒,我回去洗洗过来,在山上整了点野味给你带过来我们一起下酒。这次出去十多天,餐风露宿,衣服也有点脏了”。
“好的,我去给你嫂子说说多准备点菜”。
老谭也是不知多少代以前的老祖就搬到了牛角村,和袁磊的关系也一直不错,所以袁磊每次回来,都喜欢找老谭喝两杯,老谭的老婆是邻村牛尾坡村的,典型的老实农家妇女,烧的一手好家常菜。
和老谭打过招呼后,袁磊顺着村口走去,袁磊赶着牛一路向家走去,路上不时遇上村里的邻居,大家都很热情的给他打招呼,还有一些小家伙叫“放牛爷“、”放牛爷回来了哦“。
袁磊家在村里三代生活也是百多年,加上他爷爷,他爸都是私塾老师,对乡亲也是非常的不错,哪家有个难处,倒是尽力帮忙,而袁磊更是如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几乎都在山上,每次回来都给乡亲们带些山里的野果野味的,也从不与村里人发生矛盾,所以人缘挺好的。当然袁家在牛角村现在也只有他一人了,平时他只要赶着牛外出,家中就是候三看管,袁家三代在村里地位比较超然,三代经营下来,袁家的院落颇为不错,有七八间房,围着一个院子,里面种着不少花草树木,看来侯三把这个家经管的还不错。侯三家从袁磊爷爷辈就一直跟着照顾袁家,所以算是一直追随的管家了。袁磊今年虽然七十岁了,但常年在山间行走攀爬,身体也比较灵活结实。虽然一头白发,但是洗漱过后换上一件白褂,穿上一双黑布鞋,到有一番出尘的气质。
“候管家,我今晚去老谭家吃完饭,你就自便了,”说完就出去了,而侯三也早已习以为常了。
老谭家是在村子的北角,刚好有一条小型瀑布从屋旁经过,老谭就在小瀑布旁边整了个小型鱼塘。
“老谭,看这次我打了一头獐子回来,很肥哦,让桂花嫂给烤出来,咱哥俩喝一杯”。袁磊一进门就开始大声说:
然而,这次袁磊却没有听到老谭的回答。“咦,难道还没有回来?我洗漱完后把獐子拿上过来也有两个小时了,怎么也应该回来了啊”。袁磊顺着熟悉的房间走进去,穿过堂屋进入一间厢房,在经过一间客房就拐进了厨房,在厨房的土灶旁,他看到了老谭夫妇,而这时老谭夫妇已经倒在了地上,地上流着一大滩血,看样子凶多吉少了。土灶旁的木板凳上坐着一个穿着灰色衣袍的中年人,此人袁磊认识,是村西口的胡恒中,胡恒中一家也在牛角村住了几代人近百年了,而且他还是村里的村长。
“老谭夫妇是你杀的?”
“是我杀的没错,所以你还是把你得到的东西拿出来吧,免得我亲自动手。”
“我有什么东西要拿出来?“
“嘿嘿,不要给我装,说实在的,你应当感谢我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