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南燕国不足为惧
杜炜晔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紧紧地握着手中的茶杯。
“难怪赵令北会把秦将军留在京城那么久!”
之前杜炜晔就考虑过这件事情。
赵令北突然传召秦天浩入京述职,又把秦天浩留在京城这么久,却没有给秦天浩新的官职。
赵令北这般作法,实在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朝中的大臣虽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明面儿上说,可背地里,也已经有许多人在议论了。
朝中人心不稳,自然不是一个帝王愿意看到的情况,所以杜炜晔一直觉得赵令北的做法不聪明。
如果说赵令北能够狠下心,执意不让秦天浩离开京城便罢了。
这样边城军队群龙无首,秦天浩也不会再是赵令北的威胁。
可是,偏生这次南燕国来犯,赵令北还是让秦天浩回边城去抵抗外敌。
秦天浩了解边城的情况是不假,对于南燕国而言,秦天浩确实是最强大对手。
可是对于赵令北而言,秦天浩绝对不是一个最合适派遣的将领。
=赵令北困了秦天浩这么久,如今轻而易举的把他放了回去,不只是之前的一切都白费,更是放虎归山!
特别是秦天浩如果此次能够打败南燕国,那又是一件赫赫战功,秦天浩在军中的威望必然会更高。
这么一折腾,很容易让人生出赵令北都要仰仗秦天浩之感。
赵令北不是傻子,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不该费力不讨好,之前大费周章的把秦天浩传召入京,应该也不仅仅是为了打消他心中的疑虑。
如今杜炜晔终于明白,赵令北让秦天浩去京城,并不是想要直接卸掉秦天浩的兵权,而是为了在边城军队之中安插他自己的人手!
那么赵令北这么做……
杜炜晔心中猛颤,“糟了。”
他看着陈仲淹,急切道:“赵令北在军中安插眼线,必然不是单纯的想要了解边城的消息。”
“秦将军手握兵权,赵令北必然忌惮,他在军中安插奸细,极有可能是为了给秦将军致命一击!”
如今南燕国来犯,对于赵令北而言,就是一个极佳的机会。
不管秦天浩在军中的威望多高,只要秦天浩死在这场战争之中,赵令北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边城的军队,秦天浩带给赵令北的威胁,自然轻而易举的解除!
南燕国新帝登基,却大肆来犯。
杜炜晔之前只觉得,南燕国的新君司博楠是想要借着这场战争的胜利而立威。
即便是这个做法冒进,或许也只是南燕国的新君年轻气盛,想要稳定自己的地位。
可是,如今仔细分析,杜炜晔的心狠狠的揪了起来,有强烈的恐惧跟担忧在翻涌。
“南燕国来犯,会不会跟赵令北有关?”
杜炜晔几乎是从喉间挤出了这句话,认真的看着陈仲淹,满脸担忧之色。
赵令北谋反建立北冥国,登基为帝,地位还不够稳固。
南燕国的新君司博楠,之前也并非是被人看好的继承人。
虽然杜炜晔对南燕国的情况不是非常了解,可是杜炜晔知道,南燕国上一任国君是突然驾崩的,南燕国之中最有威严的皇子司博宇却是在南燕国国君驾崩之后不知去向。
正是因为这一点,司博楠才登基为帝。
他们二人都皇位不稳,会不会是私下里有勾结,才闹出了这样一场战争?!
杜炜晔的心中百转千回,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南燕国来犯,即便是不能抢占大楚的土地,斩杀镇压了南燕国多年的大将军,也是巨大的胜利。”
“而对于赵令北而言,如果秦将军出了什么意外,国土却并未丢失,甚至是丢失一部分国土,对他而言也是划算的!”
杜炜晔的心狠狠地揪着,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如今他越发的觉得,边城的这场战争,极有可能就是赵令北跟司博楠的一场阴谋。
而赵令北传召秦天浩入京,又放他离开,也都在赵令北的计划之中!
只是,跟杜炜晔的震惊相比,陈仲淹的神色却仍旧平静。
他看着面前的杜炜晔,对着杜炜晔缓缓地点了点头。
“确实是有可能会这样,我与秦将军已经猜到了这个可能性。若非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南燕国不可能迟迟不肯退兵。因为此时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南燕国绝对不可能攻破边城的防线。”
“所以南燕国图谋的,极有可能不是大楚的国土,而是其他的事情。”
杜炜晔:!!!
陈仲淹道:“世子殿下不必忧心。”
“秦将军已经在防备了,秦将军回到边城之后只带兵强攻了一次,大败了南燕国的军队。再之后,秦将军再无冒进之举,所以南燕国即便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也难以有机会施展。”
“如今边城小战乱频繁,其实不只是南燕国的动作,有一些,是我与秦将军安排的。”
陈仲淹的眼眸之中闪烁着精明之色,杜炜晔眼眸一亮,瞬间了然。
“秦将军迟迟不结束跟南燕国的战斗,是为了趁着对战清理军中之人?”
陈仲淹点头,“正是。”
“世子殿下,边城的战争,怕是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些事情不便在信中提起,所以才由我亲自相告。”
“我如今来襄江城,一是为了让世子殿下跟襄王殿下放心,二来也是希望尽快能够给皇子殿下传道受业解惑。”
“边城的事情秦将军能够处理好,世子殿下跟襄王殿下之前说要做的事情,也应该加大力度去做了。”
陈仲淹神情认真的看着杜炜晔,声音沉稳而又坚定。
杜炜晔跟襄王殿下要做的事情,便是招揽大楚旧臣。
按照他们之前的计划,襄王殿下跟杜炜晔早就已经着手做这件事情,而且只要一切顺利,孙芮欢到襄江城的那一日,他们就应该跟赵令北撕破脸。
可是,无奈襄王殿下跟杜炜晔招揽大楚旧臣的成果并不好,而且他们二人亦是在担心边城的情况,所以直到现在,他们还要跟赵令北保持着表面的和谐。
此事这般拖延,陈仲淹的心里自然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