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笔书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天生尤物【快穿】高H 淫乱小镇 (快穿)插足者

读书卫生须知

      读书卫生须知 注释标题 最初发表于2015年《今晚报》。
    把书籍当作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一种常用的比喻。谁都知道饮食须讲卫生,但摄入精神食粮是否也有类似的道理?如果片面理解“开卷有益”“知识改变命运”一类励志格言,一味地读读读,不分缓急主次,不分清浊良莠,会不会也读出精神上的“肥胖症”“冠心病”“半身不遂”?
    对身体关切得无微不至,对心理的健康却马虎潦草——这显然没道理。也许,有关管理部门早该联合组建一个“阅读卫生委员会”,设立学科,分派课题,召集专家,深入研究并广泛宣传,为大众颁布相关的卫生标准。比方说,有几条至少是不该漏掉的:
    不暴食。人不可饮食过量,阅读的节奏和规模其实也须保持在合理范围。身处一个知识爆炸和信息过剩的时代,遍读天下书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刷屏刷到手抽筋,翻书翻到两眼黑,倒容易读坏胃口,读乱心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学”要与“思”两相匹配,若不给“思”留下足够的时间和脑容量,“学”便可能沦为一知半解,生吞活剥,杂乱无序,甚至严重消化不良。这种激进阅读不把自己读成一个庞杂信息的垃圾桶,恐怕也难。
    不偏食。人需要营养均衡,其阅读面也应合理分布。专业知识太窄,心理自闭多见,如此等等,与当下很多人的阅读范围褊狭经常互为因果。相反,让阅读跨专业(理科生读一点文科书籍,反之亦然)、跨年龄(老年人读一点青年读物,反之亦然)、跨立场(激进派读一点保守派作品,反之亦然)、跨文化(基督徒读一点儒家经典,反之亦然)……来一点多元互补和远亲杂交,必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健全心智,快乐人生。知识从来是一个共生互联系统,从来就是在不同知识的比较、砥砺、融合、激发、交锋中成长。知识食谱太偏,永远只读那些对口味、无难度、增虚荣、迎合一己之好的东西,肯定会把自己读成营养不良的一根病秧子。
    不错食。任凭娃娃们接触暴力、色情的读物,肯定是一种心理上的“病从口入”。长时间泡在快餐文化里,也无异于把零食当主食,伏下重大的健康隐患。在人生经验缺失或错配的情况下,年少者读《红楼梦》是石上种豆,打拼者读《五灯会元》是缘木求鱼,消沉者读虚无主义是雪上加霜,浅学者读后现代主义是饮鸩止渴……垃圾读物暂且放下不提,即便是那些富营养食品,其实也都有风险,一旦缺乏相应的接受条件(阅历、心态、基础知识、实用需求等),就如浓甜之于高血糖,肥腻之于高血脂,再好的东西也可能成为毒药。在这里,治病并不都是“大方子”就好,读书也不都是大部头、大品牌、大偶像就好。多一点因地制宜,多一点循序渐进,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多运动(实践)促消化。书本并不等于知识。知识更不等于能力。以文字记录前人实践经验诚然是人类一大优势,但把学历和文凭看作高智能招牌,却是很多现代人对教育的严重误解。读书充其量只是一种“半教育”。因为任何书本都只是对知识的一种简化描述,以其复制知识尚有七折八扣,那么激活知识和创造知识,作为教育更重要的功能,就更谈不上。王阳明说过:“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这话的意思是,读书的成功不在于学舌,而在于有为;不在于照搬前人结论,而在于探知前人的得失过程和操作智慧,从中汲取创造性能量,进而推动自己在新条件、新问题、新任务情况下的“知行合一”。否则,新闻学博士没当过记者,战役学博士没打过仗,政治学博士没当过官也没造过反,工商学院mba高才生从未在市场上自力更生地做好过一单业务……他们的高头讲章如何能让人放心?这样的教育会不会误人子弟祸国殃民?显而易见,完善的教育,成功的读书,其实须延伸到摸爬滚打上天入地的相关实践中去,延伸到活学活用的一辈子中去,把“读”的过程变成一个“做”的过程,把口舌之学变成心身之学。这就像一个健康人总是要靠运动、劳动、行动来增强胃动力,把食物输入最终转化成自己的心灵手巧和身强力壮。
    ……
    这样的一些卫生常识,说一说也许不算多余。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