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笔书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天生尤物【快穿】高H 淫乱小镇 (快穿)插足者

第437章

      从高速路口上去,一路行驶十几个小时,中途在服务区休息吃饭。
    宁宁和大家一块儿吃的,就是简单的盒饭,小朋友吃的津津有味。
    半大的身影蹲在台阶上,大型服务区还有提供给来往旅客的凳子椅子什么的,像离开帝都越远,地方越偏僻的小服务区,能有简单盒饭吃,就已经算不错了,有些地方只有泡面饼干抱着啃。
    宁宁是山珍海味吃得,泡面饼干啃得。
    再往西边走二十个小时,就抵达本次的目的地——祁连山脉。
    道路逐渐泥泞难走,所有货车换上防滑链,夏天是灼热的,车厢里开了冷气,这些冷气都有补贴费用,有的司机舍不得开,想把钱省下来揣自己口袋里面,曾经闹出过被热晕的事儿,后来就强制必须开冷气,每次回来要检查冷气和暖气的使用情况。
    基金会工资和福利待遇很好。
    全部跟着许氏集团的员工走的。
    那些大货车司机,每个月能拿六七万的薪水加上一些福利补贴。
    因为跑长途时间不固定,所以休息按照半年给,每半年可以带薪休息一个月,或者中途需要休息的,可以同样申请休息。
    加油站外面很热。
    宁宁吃完盒饭,将盒饭收拾起来,放进垃圾桶里,然后跑到小卖部给大家买了几箱冰水,请小卖部的工作人员帮忙送上车。
    “谢谢。”
    宁宁划开纸箱子,从里面掏出几瓶冰水递给帮忙送来的工作人员,那几个人一愣,黝黑黑的脸上多出几分真心的笑意。
    这里靠近赫连山脉,居住在赫连山脉中的本地居民有着明显的体征,皮肤黝黑,五官深邃,淡淡的褐色眼睛在月光下像猫儿一样。
    本地人的生活情况并不好。
    因为山脉险峻,道路难以开凿,又有了“祁连山脉绵绵十万里,一山叠着一山远,不知山外是山还是天堑”
    打华夏国成立以后。
    大力发展全国基建,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水和电秉承只要有一户人家就要通到那里的口号,费劲千辛万苦为祁连山脉里的本地居民拉上了电线,打通了水管。
    只是这水泥土,在修建的时候遇到困难。
    祁连山脉的土质很奇怪,没办法在下面打地基,有的地方坚硬如刚钻,有的地方又松软无法下脚。
    得知宁宁要来这里,特殊办事处的人送来资料,这才知道祁连山是龙脉,这里出过一条真龙,曾经呼风唤雨,庇佑一方,这里的居民先祖们就是得到真龙的保护后,才得以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存活下来的。
    后来真龙因为某些隐秘的原因消失。
    这里的百姓们为了守护真龙的遗址,不愿意离开,再后来地貌改变,再也很难走出去。
    现在这里成为有名的贫困地区了。
    不过还有些年轻人从那里离开,来到外面,像这里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就是有混血的,外地人和祁连山居民通婚已经是正常而不被歧视的。
    听到他们是来祁连山援助扶贫的,这些工作人员的目光柔和些许,主动帮他们把水箱加满,又特意烧了开水给灌注到暖水瓶里去。
    每辆车上备有两名驾龄丰富的老手司机,车上安装许氏集团新研发的全智驾系统,如果遇到危险,或者突发情况,人眼无法识别,那么智驾系统会强行接管车辆行驶,躲避风险。
    说起来,智驾的研发和小藤蔓还有关系。
    据说许氏的智能研发已经达到一个巅峰,是许多国家不惜用昂贵的代价也要换走的。
    不过,上面严防死守,绝对不让这些宵小之徒有可乘之机。
    晚上,车辆行驶在路上。
    宁宁直打呵欠。
    经过改装的大货车后面有小床可以睡觉。
    这些司机都是许家特意挑选后,正儿八经的特种军人退伍的,个个一身精悍之气,目光正气迥然有神。
    宁宁合衣躺在后面小床上睡着了。
    许晏阳在旁边守着。
    一个陪同的女工作人员也全程守着。
    天刚刚亮的时候,行驶了一夜的货车缓缓停下来。
    抵达目的地祁连山脉。
    早上大家用开水泡泡面随便吃吃,宁宁掏出携带的放入回春符的山泉水给司机叔叔和春芽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们一人倒一杯。
    大家喝完,只觉得一身疲惫冰消雪融。
    立刻神清气爽起来。
    第362章 感谢你们的帮助
    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袅袅升起的热雾,遮住前面的蜿蜒高山,崇山峻岭的祁连山脉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起来。
    “这里……好……”
    宁宁望着前面的山脉,漂亮两个字到嘴边,憋着咽回去。
    青峦叠翠的山峰上,绿植遍地,起伏延绵数万里,一望无际的翠色,笼罩在淡淡的苍青色晨雾中,仿佛有一条巨龙的残影趴在上面,余威犹存,叫人望而生畏。
    这里虽然漂亮,可这里的大山让这里成为典型的贫民之地。
    所以她犹豫,自己的赞美是否合适。
    “这里很漂亮,是不是呀。”
    不远处,一道声音,由远至近,伴随着声音而来的,是从皑皑白雾中走出的苍老身影。
    “这里以前叫“潜龙岭”,潜龙勿用的潜龙岭,后来改名叫“伏龙岭”,龙伏于此,不见飞天。”